这是一部气壮山河的农民革命史诗!姚雪垠编著,毛主席指导!

2022-04-28 2007 1
作者: 大地 来源: 重读老旧书

  毛主席曾经指出:“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二十几次大规模农民革命战争中最著名的一次!是一次惊天动地的历史壮举!这次起义,经过了十几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推翻了朱明王朝的罪恶统治!

  在起义过程中,曾产生了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农民领袖,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崇高的革命品质和英雄气概,为我国的农民革命战争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

  为了描写这次农民战争的全过程,姚雪垠同志决心用三百万字的巨大篇幅来展现这一伟大壮举!最后成书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本书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塑造了李自成这个农民革命领导以及其他众多的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的艺术形象。书中的一些主要人物,不仅是历史上实有的,而且这些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也大体上与原型符合和相似!

  我们在小说中第一次见到李自成的时候,他已经经历了十年革命战争的考验,有过许多贡献,有了许多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他领导的队伍,是一支最有纪律、最有战斗力的队伍。

  后来当革命进入低潮的时候,李自成陷入敌人的围追堵截中,但他顶住了逆流,勇敢地率领全军将士与优势的敌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血战。

  在战场上,他一再拒绝敌人的诱降,严惩了前来劝降的叛徒,表现了宁可战斗死、不愿跪着生的革命气节和大无畏精神。

  经过南原大战后,李自成又几乎全军覆没,仅仅剩下十八骑突围出来,潜伏于商洛山中。这里土瘠民贫,人烟稀少,又连年遭受旱灾和兵灾,十分凋敝残破。

  这种暂时困难,在革命队伍中引起了意见分歧。分歧的实质是如何看待当前的困难和革命前途。李自成作为这支革命队伍的久经考验的领袖,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灰心,不动摇,立志重振旗鼓,用一切努力去打开新的局面,推动革命形势向前发展。

  作品通过一系列事件的生动描写,塑造了一个胸襟开阔、志气恢弘、斗志旺盛、坚韧不拔的农民领袖的高大形象。而且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总结了重要经验:在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不能被暂时的困难吓倒,不能丧失斗争勇气,不能动摇变节,不能忘记革命的大目标,而要发扬宁折不弯的革命志气,积极地创造条件,勇敢地继续战斗。

  随着斗争的深入,李自成的性格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屡经挫折后,他不断地总结当代和历史上的农民战争的一些经验教训,认真地观察和思考了许多问题。特别是进入河南后,李自成除了保持过去的优点之外,还以一个很有政治头脑、能灵活运用斗争策略的统帅和农民领袖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查看余下5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