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西路军失败责任的四个关键史实

2018-12-20 13557 0
作者: 高戈里 来源: 西安星火旅行社

  在军史研究、著述中,一些颠覆历史的作品也大量引用历史文献,表面看,似乎有根有据而非空谈,但背后的本质问题是,所引用的历史文献是通过片面选择被肢解出来的,其结果,必然走向历史虚无主义的歧路。正确的史学研究是要下苦功的。双石(本名周军)下苦功夫研究西路军史,拨云见日,是我们的榜样。

  厘清西路军失败责任的四个关键史实

  双石研究西路军史,先下苦功做了两项“功课”:其一,在收集上千份史料的基础上,编辑《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汇辑》;其二,在分析研究敌我双方电文的基础上,绘制了二三十张敌我态势图、西路军行军路线图和作战经过图。

  在此基础上,双石通过对历史文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思索,在著述《拂去历史的尘埃——西路军问题再考辩》(大风出版社2013年版)中,厘清了辨析西路军失败责任的四个关键史实:

  其一,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渡黄河违背中革军委的作战意图。

  根据共产国际1936年9月11日关于“在占领宁夏区域以后,将给你们帮助”的指示,中革军委作战意图是:要“打通国际”,必须以主力攻占宁夏,站稳脚跟后,派支队依托根据地穿越沙漠北上定远营(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取得共产国际援助的物资。实现这一战略意图的关键,在于“我处南北两敌之间,非击破南敌无法向北”,当务之急是“集中三个方面军全力选择有利机会,给南敌以打击”,“相机消灭胡宗南西进先头部队”。

  1936年10月24日至25日,红三十军西渡黄河。虽然,红三十军渡河符合中革军委意图,在渡河成功之前得到了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同意,但随后红四方面军首长先斩后奏,率红五军、红九军及总部机关直属队跟进渡河,就违背了中央“先南后北”的作战意图,破坏了中央先“打击南敌”的兵力部署,导致了红四方面军西渡部队与河东红军主力被敌人隔断,宁夏战役濒临流产,河东红军主力被迫东移,红四方面军西渡部队进退失据的被动局面。

  其二,红四方面军主力渡河西进的核心意图,并非为了“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获取国际援助”。

  红四方面军主力渡河之后,虽然共产国际援助武器装备的交货地点在北面的定远营,但红四方面军西渡部队首长却在11月2日致电中央(即“11·2”电报),提出了与北上定远营背道而驰的西进方向——“我方决先向大靖、古浪,平番、凉州行”。

  是“11·2”电报的次日,共产国际致电中共中央,将交货地点由北面的定远营改为西面的新疆哈密,才补给了红四方面军主力渡河后的西进理由。

查看余下5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