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过后,来土城、太平渡、二郎滩、茅台,看毛主席用兵如神!
马上到五一国际劳动节了,大家有没有什么旅行计划呀?如果有那么强烈建议你尽量选择一个人少的地儿,不然去了可就是人山人海人脑袋了!
如果没有,那可以考虑五一过后和星火旅游一起去“走长征”呀!
不但没有人头攒动的拥挤,还能赏遍祖国大好河山,听遍红军长征故事。
今天,我先带大家线上走一遭,看看毛主席一生最得意的作品——“四渡赤水”的四大渡口!
因为“四渡赤水”实在是太复杂了,所以今天内容会有点儿多哦,请大家耐心阅读。
1960年5月,二战名将蒙哥马利来华访问,在受到毛泽东亲切接见时说:“您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毛主席却说:“三大战役没有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啊”!
那是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在川、黔、滇三省边界沿赤水河流域进行了闻名世界的“四渡赤水”。
1月29日,红军由贵州省土城、元厚“一渡赤水”进入四川。
2月18日、19日由四川太平渡(九溪口渡口”、“老鹰石渡口”),二郎滩“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出敌不意攻占了桐梓、遵义。
3月16日、17日红军由贵州茅台“三渡赤水”再次进入四川。
3月21日,22日红军从四川古蔺的太平渡(九溪口渡口、老鹰石渡口、老鸹沱渡口)二郎滩“四渡赤水”再次进入黔北,乘敌不备,强渡乌江,佯攻贵阳。
正当国民党军队调兵遣将守卫贵阳疲于奔命之际,红军突然西向进逼昆明,继而北上,巧渡金沙江,到达云南会理,胜利完成了“四渡赤水”战役。
一渡土城转主动
位于贵州遵义习水县的土城古镇,是一个因航运而兴的古镇,因四渡赤水而驰名的土城。每天都会有人来这里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古镇位于赤水河古盐道上,系古时“川盐入黔”的重要码头和集散地。
“万里河山收眼底,一川赤水壮襟怀!”
远眺古镇:东、西、南三面临水,北面靠山,“镇依山而建,水绕镇而流”。
古镇传统建筑依山就势,自然地形成了层楼叠宇的群体风貌,其造型轮廊高低错落,纵向空间丰富,天际轮廊优美,是一幅“高低俯仰皆成画,前后顾盼景自移”的美妙画卷。
历史上四方商贾云集,形成了古镇浓郁的商埠文化底蕴。
今天的土城老街不仅保留了前店后宅的历史格局,更有盐号、船帮(王爷庙)、宋代酒窖、古驿站、茶旅馆、“张半担”宅等一系列凸显古镇商埠文化的历史遗存。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