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美国发动了细菌战,再怎么洗也洗不白
1952年3月20日,辽宁抚顺市第二完小的学生杜贤书,经历了他终生难忘的一次参观。
这天上午,包括杜贤书在内的辽宁抚顺第二完小一小队的全体成员,来到抚顺市防疫大队参观。他们看到的,是一只只装在玻璃管中的奇怪虫子。防疫大队的工作人员们,则拿着玻璃管向他们一一详细介绍,这些虫子,有的是“带着各种病菌”且“东北原本没有”的苍蝇,有的是“身体很小”但人们“一不留神就吃亏”的毒虫。还有“翅膀有黑点”的毒蚊子。每一种模样恐怖的“奇怪虫子”,都从此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
那这么多“奇怪虫子”,又是怎么来到抚顺的?以杜贤书的原话说,“这些都是美国飞机撒下来的”。而仅仅是在抚顺周边地区,美国飞机撒下的“毒虫”,竟有20种之多。可以想象,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早期,当地人民的生命安全,面临着怎样恐怖的威胁。
而这段特殊记忆,见证的正是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一桩令人发指的暴行:朝鲜战争时期的细菌战。
一、被精英“洗白”的罪恶
在本世纪初时,部分“中外精英学者”们,曾经掀起了一股“澄清细菌战”的风潮。其观点也多如出一辙,即朝鲜战争时期的“美国细菌战”,是某些国家“编造出来的”,甚至是对美国的“联合栽赃”。相关的文章,也在互联网上长期流传,看似有鼻子有眼的论证,倒也叫个别“历史票友”信以为真。
但这类花样百出的“洗白文”,其资料来源都是一处:1998年,日本右翼报刊《产经新闻》发表文章声称,他们拿到了“前苏联解密文件”,证实了“美国细菌战是谣言”。随后美国的某些刊物和电视台来了精神,慌不迭宣告说“长期以来美国在朝鲜使用细菌武器的争辩最终平息”。自此以后,某些“X知”“精英”也掺和进来,炮制了大量相关“辟谣文章”,却无一例外,都是在给这家日本右翼报纸“背书”。
可实际上,一直到今天为止,“美国细菌战是谣言”的说法,都只是这家日本右翼刊物的一家之言。而且不争的事实是,《产经新闻》掌握的所谓“前苏联解密文件”,没有一份是原件,甚至连影印件都不是,全是人工手抄摘录,且连基本的档案编号都没有。发布该消息的《产经新闻》,也从未拿出丁点有力证据,来证明这批“解密文件”的真实性,相反造假痕迹十分明显。
以这个意义说,如果有哪位中国人,信了这批“解密档案”,那真是信了鬼。
其实,单是从1979年中美建交起,美国国内就有很多知名学者,以极致认真的考据,揭开了美国在朝鲜战争时期的细菌战罪恶。代表作有1981年美国学者鲍威尔的《历史上被隐瞒的一章》、1994年美国学者哈里斯的《死亡工厂》、1998年美国学者哈格曼与加拿大学者恩迪科特合著的《美国与生物战:来自冷战早期和朝鲜的秘密》。这些著作以详实的史料与剖析,揭开了美国细菌战的画皮,并早已获得美国主流学界的认同。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