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话语体系是怎样从内部瓦解苏共的?

2022-03-23 2549 1
作者: 任成金 来源: 马克思主义研究

  内容提要:从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执政至1991年戈尔巴乔夫以和平方式丧失政权,既是苏联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不断流失的过程,也是苏共党内历史虚无主义话语不断蔓延的过程。苏共在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中不自觉引入了自由主义、现实主义、破坏主义,并与苏联模式、苏联制度、苏共领导人的历史评判相挂钩,形成一套虚无主义话语体系,稀释了苏共执政的合法性。苏共党内历史虚无主义话语的生成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文化成因。考察苏共党内历史虚无主义话语的生成及其原因,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建构历史认同是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前提,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关键,厚植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是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认同 非斯大林化 人道主义 执政正当性

  历史虚无主义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和学术话题,更是一种政治思潮。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我国社会思想领域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借用历史虚无主义解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正当性,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反思。20世纪末苏联解体的惨痛历史教训尤其值得我们认真汲取。“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因此,汲取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分析苏共党内历史虚无主义话语的演进,对于我们在话语策略上有效引领社会思潮、有效阻击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避免落入西方设置的话语陷阱等,具有重要的警示和借鉴意义。

  历史虚无主义在苏共党内的蔓延、盛行与苏共领导集团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走偏密切相关,苏共在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中不自觉地引入了自由主义、现实主义、破坏主义,并与苏联模式、苏联制度、苏共领导人的历史评判相挂钩,形成一套历史虚无主义话语体系,给苏共政权带来了致命性打击。

  一、苏共党内历史虚无主义话语的演进

  苏共党内历史虚无主义话语的演进主要经历了赫鲁晓夫时期、勃列日涅夫时期、戈尔巴乔夫时期三个阶段,不同时期历史虚无主义话语既“形态各异”“花样翻新”,又“前后相继”“一脉相承”。

  1.赫鲁晓夫的“非斯大林化”运动打开了苏共党内历史虚无主义话语的潘多拉魔盒

查看余下9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