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清理文化上攀附西方的殖民心态!
一、殖民地学术的败坏和危害
在中国的学界,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不管什么事,什么学问,一定要外国人说好了,才可以,外国人点头了,自己才敢宣扬。外国人称赞了,自己才敢唯唯诺诺的随声附和。外国人,永远是不容置疑的权威和最高标准,谁敢质疑和挑战外国人,那就是学术立场上的政治不正确。
这个奇怪的现象,在中国社会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它背后折射出来的本质,是中国文化主权的沦丧。中国的学术界,相当多的一部分学术从业人员,他们做的都是殖民地学术,做的都是殖民地学问。他们自己,也都是殖民地学术的代言人。
器物文明层次的自然科学,技术主义,它只是中立性质的工具理性,并不具备文化属性。技术主义,只能决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有钱了怎么生活,这件事需要在更高的文化层面上,“社会科学”和“精神文明”这个领域,给予解答。而我们的“社会科学”工作者,“精神文明”工程师们,他们很多人,选择了文化买办主义。
本来,他们的工作和职责,是为整个社会提供文化产品,消费和服务的上游生产者,创造者,建设者。然而他们却选择了买办这条路,于是,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他们不生产任何有意义的文化,他们不创造任何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文化,他们也不建设任何有特色的差异性的文化。
他们做了什么呢,他们的一生,就是在做搬运工,外国人说了什么,马上把外国人的想法搬运过来,贩卖个好价钱。外国人不高兴,就替外国人教训下中国人。他们一方面高举着西方中心主义的大旗,用外国人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的一切,用一种第三人称的笔调,来叙述和解释着自己的祖国和民族。
时间长了,他们也会换一种第二人称的口吻来描绘中国。你们这个国家啊,你们这个民族啊,你们这个文明啊,你们这个社会啊,民智未开啊,看人家外国人怎么怎么做的,好好学着点,你们要学的地方太多了。这里不如外国人,那里不如外国人,所以,看来需要我来启蒙启蒙你们中国人。搬运工们把进口贩卖一种思想给中国人,自己好混个学术饭碗这件事,叫做启蒙。按照这个逻辑,中国人去一趟超市,诳一趟菜市场,都要被无数的拖鞋芹菜西红柿们给启蒙了无数遍。
这些人,在“社会科学”这个领域,他们生产了什么有价值的思想和理论了吗?有享誉世界的学术成就吗?他们创造了可以影响全球,并能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全球性思潮了吗?他们提出过什么解决社会难题的影响深远的理论了吗?都没有。他们除了做学术搬运工,和平时吃饱了撑的,没事恶心侮辱下中国人当消遣,他们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