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荐文:日本为何敢发动侵华战争?

2017-05-19 9590 0
作者: 历史是一杯酒 来源: 作者博客

  关于上世纪那场日本侵华战役,有一个疑问很值得研讨,即是日本为何会有勇气挑起这场战争?

  如今的研讨方向多从硬实力来着手,看看其时中日两边的实力比照,日本人的确有底气这么做,先来看看这几个数据吧——

  以1937年为例,日本的工业总产值是我国的4.4倍,钢铁是我国的145倍,石油是我国的129倍,这些可都是支持战役的最主要物资,两边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

  并且,其时日本每年能够出产1580架飞机、744门大炮、330辆坦克,我国呢?几乎都是零。

  不过,除了这些显着的硬实力,日本还有哪些底气呢?要知道,战役的输赢历来不会是简略的实力比照,“人”的效果比武器的效果要大得多。日本人历来以研讨精细著称,当然不会疏忽这个疑问。

  那么,他们研讨我国人研讨出了什么效果呢?

  1936年,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向关东军总部上交了一份秘密陈述,对华北的我国军阀和各级官吏是这么评估:

  “大多数自己或小集团的昌盛主义,缺少为国民的观念,因而构成独霸一方、独裁、私民之状况。国家之存亡,民族之疾苦,彼等不负任何职责。彼等政治欲、物质欲十分旺盛,故彼等除维持现状以解决其欲望外,殊不肯破坏其实力也。真能爱国为民者,为数很少,大部为顾己而不管人之辈。”

  关于普通老大众,松室孝良也认为:“我国人之特性,爱国不过五分钟,甚且有不知国家为何物者。”

  ——插一句题外话:假如这是2017年的研讨陈述,你会不会有同感?

  第二年,即1937年淞沪会战迸发后,每一个派到淞沪战场的日军战士都发了一份《长江下游本地兵要地志拔萃》,里面对长江下游的我国人做了很详细的剖析,总结如下——

  1.爱金钱和储蓄观念强,缺少国家观念,不关心政治。

  2.同业者协作,同村夫团结严密,商业道德观念强。

  3.爱面子。

  4.极富赞同与雷同性。

  5.保存而尊大。

  6.实用主义强,恩义感薄弱。

  7.天命观念强。

  8.形式主义重,巧于词令。

  9.富于妥协性。

  10.上层阶层人士极尽怠懈吃苦之能事,而通常大众极勤勉。

  11.易被宣扬所煽动。

  12.猜忌心重。

  13.状况恶化时极软弱。

  14.守成观念重。

  15.尊敬先人坟墓。

  16.对强者屈从依从,对弱者虚张声势。

  17.逃避职责。

  看看这份剖析陈述,感受比鲁迅总结得都要犀利,不光是长江下游的我国人,全部我国恐怕都或多或少有这些疑问。

  在日军的金山卫登入中,日本特务就起了很大的效果,有一个叫山田武一的特务,只花了很少的钱,就打通了本地的老大众,让他带着调查地势,对日本的成功登入起到了极大的效果。

查看余下4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