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援将军:毛泽东主席是绕不过去的!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2016年10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本文是罗援将军当时在中央电视台与主持人的访谈实录。

  主持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攻坚克难是毛泽东长征诗词的一个重要内容。时至今日,当人们再次谈起,无不为之赞赏为之动情。您记忆中的长征还有哪些细节?您如何理解长征?

  罗 援:长征是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面前,什么是理想信念,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勇敢,什么是牺牲,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卓越,什么是初心……都让后人看得清清楚楚。而这些,恰恰都是一支军队战斗力乃至民族精神的极端重要的组成部分。

  两万五千里长征是灵与肉的远征,首先是精神的长征,其次才是肉体的长征。没有精神的先胜,只有肉体的完败。

  长征在我脑海中留下的最深刻的是四大标志性事件:最惨烈的一仗是血染湘江;最精彩的一幕是四渡赤水出奇兵;最惊险的一仗是强渡大渡河;最艰难的一段征程是过雪山草地。

  湘江之战,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万6千人,锐减到3万人。为主力红军断后的铁血后卫是红34师,完成任务后,在突围过程中,红34师师长陈树湘腹部中弹,被敌人俘获,在敌人用担架抬着他去邀赏的路上,陈树湘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硬是用双手从腹部伤口把肠子拉出来,断肠取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长征出发时的诺言:“为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长征》纪实文学的作者王树增重走长征路,访问了当时的老乡。

  “你们看见过当年的场面吗?”

  老乡回答,吓死人了,谁敢看,都跑了。

  王树增说,“你们总要回来吧?你们又看见了什么?”

  老乡说,“满山坡的灰色。”

  王树增百思不得其解,不是血染湘江吗?应该是红色呀?后来他突然领悟,原来红军都穿着灰色的军装,那漫山遍野躺着的都是红军烈士的尸体。

  何其悲壮!所以,以后毛泽东写下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悲壮诗句。

  强渡大渡河是红军最惊险的一仗,如果渡不过去,就会全军覆没,就是石达开第二。

  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问红一师一团一营营长孙继先,你知道石达开吗?

  孙继先回答,管他石达开,九达开,反正红军要渡过大渡河!

  孙继先挑选了17勇士,加上他自己一共18勇士乘一艘船分两批从安顺场强渡大渡河。红二师四团在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率领下强行军,昼夜兼程240里,创造世界行军史纪录,趁敌人布防未到位,22勇士攀着13根铁索在沪定桥上杀出一条血路。

  过雪山草地,是长征中最艰难的一段征程。

查看余下7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