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辛:当年的“谎报军情”该负多大责任?
据逄先知的《毛泽东传》,在1961年六月十二日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发表讲话,强调掌握客观规律的重要性。作为那几年经济建设遭受重大损失的教训,他说:“认识客观世界是逐步的,没有任何一个人例外,我也不例外。”如果违背客观规律,那么“就一定要受惩罚。我们就是受了惩罚,最近三年受了大惩罚。”谈到这里,毛泽东特别提到要警惕受骗。他说,他就受过骗。河南省委一位书记曾对他说,河南的食堂半机械化可普遍啦。其实根本没有,就是展览会上的一个机器。后来邓小平去河南调查一个县,那个省委书记就连夜把那个机器从郑州展览会运去。
河南出这种事不是第一次,毛泽东说过:“1959年有一个省,本来只有240亿斤粮食,硬说有450亿斤,多估了210亿斤。出现了四高:高指标、高估产、高征购、高用粮,放开肚皮吃饭。”这个省就是河南省。看来毛泽东讲话中举河南那个例子,是对当时河南某些人的弄虚作假行为印象太深了。
伟人也会受骗!从《毛泽东年谱》所披露的一些细节,就可以看到这类受骗上当的过程是怎么发生的。下面就是一个例子。
1960年4月30日,毛泽东同正在天津举行全国农村工作部长会议的谭震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农业,同时任中央财经小组副组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廖鲁言(时任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及河北省委、天津市委的负责人刘子厚、万晓塘谈话。
毛泽东:国内国际的形势比较一月上海会议时是不是好一点?
谭震林:好得多。
毛泽东:怎么好得多?
谭震林:工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四化”,威力相当大。看起来,今年工业的产值可能翻一番。粮食形势也是好的。我们派了十几个考察团到安徽阜阳专区,考察的结果,他们反映的材料,事实上,那个死人是个别的,多数病人治好了,外流的人数也不多,而且粮食吃得相当多,并不是九两以下,实际数字比这个多。他们这里(指河北省)的大名县也是叫做有粮食问题的,我们也派了一个组去摸,一摸,实际并不是什么每天八两、十二两,而是吃一斤,人的脸都红光满面,不像吃八两粮食的样子。
毛泽东:实际的情况我们不大清楚。有些瞒产的,有些以多报少的,也有些以少报多的,不仅是中央的人不大清楚,省的人也不清楚。
谭震林:现在我们发现有些县委手上掌握的粮食,省里不知道,有些地委也掌握着粮食,省委也不知道。
毛泽东:这都是好事。虽然瞒着省委。这是穷的结果,因为穷,穷则瞒嘛。河南统销面很大,全省差不多每个人都统销,哪有那个事呢?我就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