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专题研讨会:毛主席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021-06-12 12441 14
作者: 李星 来源: 乌有之乡

  (通讯员志愿者 李星)“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2021年5月23日,乌有之乡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迎百年党庆 学中共党史——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人民公社专题研讨会,30余人参加。乌有之乡站长范景刚同志主持本次专题研讨会,会上张文茂老师就人民公社问题进行了讲演。

  会议一开始,张文茂老师就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研究人民公社问题?张文茂老师认为,研究人民公社问题意义重大。一方面,这是学习百年党史,公正评价改革前30年历史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时这也有助于深入了解毛主席所开辟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理论以及牢记毛主席历史地位和丰功伟绩;另一方面,当前三农问题能否解决的关键之一也正在于能否正确认识人民公社问题。张文茂老师提到,要真正研究清楚人民公社问题有一个原则:把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制度加以区分。前者主要限于1958年到1961年公社三级体制确立之前。后者指1962年到1983年的三级体制时期,即人民公社六十条确立之后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时期,直到1983年被废除。只有这样,才能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正确评价人民公社和毛主席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并且,应当认识到人民公社所发挥的作用,人民公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及对传统农业社会进行改造的组织和载体,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上的制度设计,也是包括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在内的未来社会上层建筑中政治和文化层面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接着,张文茂老师详细地介绍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的过程。公社化运动的最初起因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需要和未来农业机械化的需要。后来,各地在大搞水利建设中出现了并社热潮,不过并社后的叫法并不统一,如卫星农业社、跃进农业社,集体农庄、人民公社等。1958年8月,毛主席在视察河南七里营之后肯定了“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好,此后这类合作社的名称就逐渐统一称作人民公社。但是,在公社化运动发展及建设的过程中,却出现一系列“左”的错误,如“一平二调”的共产风、低水平的穷过渡、浮夸风、不讲多劳多得的平均主义等。1958年10月,毛主席开始发现有问题,并从1958年10月下旬开始,通过不断开展调研、召开会议、讲话等方式来解决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到1961年,毛主席亲自主持人民公社条例六十条的起草工作,三月一稿,六月一稿,并于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通过了六十条,同时宣布三十年不变。至此,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才终于稳定下来,人民公社化运动基本告以结束。

查看余下6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4条)

大家都在看

1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