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是怎样支持和维护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的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在这个领导集体中,毛泽东是核心。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朱德在确立和维护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36年12月,长征胜利后的朱德和毛泽东在陕北保安会合
遵义会议上明确支持毛泽东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1月上旬,红军占领贵州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主要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和突围中军事指挥的经验教训。博古在会上做了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报告。虽然他对军事错误做了一定的检讨,但着重强调的是许多客观原因,为临时中央和自己的错误做辩护和解释。对此,毛泽东做了长篇发言,批评博古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于敌强我弱的客观因素,着重剖析了“左”倾军事路线实行消极防御战略方针的错误及其表现,如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和转移时的逃跑主义。他还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由此而产生的战略战术问题。
朱德在王稼祥、张闻天之后发言,态度鲜明地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对博古、李德的错误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对博古、李德军事上的瞎指挥有着直接而充分的了解,因此讲话时很激动。在会上给李德当翻译的伍修权回忆道:“朱德同志历来谦逊稳重,这次发言时却声色俱厉地追究临时中央的错误,谴责他们排斥了毛泽东同志,依靠外国人李德弄得丢掉根据地,牺牲了多少人命!他说:‘如果继续这样的领导,我们就不能再跟着走下去!’”
会议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常委分工中,毛泽东为周恩来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遵义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遵义会议后,朱德为毛泽东能够重新回到党和红军的重要领导岗位而高兴。他回到住处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对康克清说:“这次会议开得好,你等着传达吧!”
1961年6月30日,朱德在缅怀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时写下这样的诗句: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高低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1931年11月7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合影。左起:顾作霖、任弼时、朱德、邓发、项英、毛泽东、王稼祥
长征途中维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北上抗日。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今小金)会师。为统一思想,明确此后的战略方针,中共中央政治局于6月26日在两河口举行会议。28日,会议做出《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不愿执行这个决定。为了维护党中央的正确战略方针,做好团结工作,朱德诚恳地同张国焘彻夜长谈,但遭到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