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走马灯的背后:三十年裱糊大失败!

2022-10-31 758 0
作者: 乌鸦校尉 来源: 乌鸦校尉公众号

  大家好,我是乌鸦。

  近来英国政坛的混乱,令人实在印象深刻。毕竟接连的王权更替、走马灯般的换首相,人一辈子也碰不到几次这种奇景。大家对此的关注点各异:新任首相苏纳克的印度裔背景、特拉斯尴尬的“五十日维新”……乌鸦今天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

  这个故事,我们从三十年前开始讲。

  1

  大家知道,面对上世纪70年代欧美普遍出现的经济“滞胀”困局,1979年上任的英国保守党撒切尔夫人政府,采取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药方,显著促进了经济的稳固和恢复增长(当然实际上也只是“追上”了同期法、德的发展水平)。但到90年代初,英国经济面临新的困难局面,撒切尔主义不可避免地走到了末路。

  1990年11月,撒切尔夫人宣布辞去首相和保守党党魁位置,结束了她长达11年半的英国首相生涯。

  其实即便在撒切尔主义的“辉煌时期”,由于大规模私有化,摒弃政府作用;以及采取过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尤其是金融管制上的宽松,使得大量投资涌入金融和服务业,去工业化进程明显,正是80年代中后期,成为英国产业空心化的最关键时期;同时大大压抑了产业研发投入,导致经济增长质量偏低

  不过,如果仅仅是经济政策上的问题,后继者调整便是。更何况到90年代前期,无论是工党还是保守党,都已经逐渐认识到撒切尔主义的问题。

  然而真正的麻烦在于,撒切尔主义是非常“讲政治”,同意识形态高度绑定的。作为同社会主义阵营进行意识形态对垒的前沿阵地之一,撒切尔主义在十余年间将“去社会主义”、“去公有经济”、“大规模私有化”、“放松金融监管”、“扩张市场经济”等理念成功塑造为英国乃至全球的“正确”。而撒切尔的时代,至少从宏观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在意识形态阵营之中战胜了苏东集团,见证了后者的崩溃,可以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英国政坛具有巨大的威信

  撒切尔夫人和里根

  由此,在英国政坛的顶层,出现了一种极其微妙的状态,即大家大都知道应该对撒切尔主义进行调整,在政治语言上却绝不敢公然提出对撒切尔的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反对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撒切尔夫人她是真正地改变了英国!重塑了英国上层政坛的格局。

  此后的三十年时间,基本形成保守党、工党两大党互相取中,不进不退不改的政治格局,此间的英国政府,有一个算一个,全是“裱糊匠”

  这种别扭的状态首先对英国工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成立于20世纪初的英国工党,在一战后订立的党章第4条,规定了:要确保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的工人享受他们劳动的全部成果,要在生产、分配和交换手段的公有制以及在能够获得的民众管理和对行业或服务业进行控制的最佳体制的基础上对劳动成果进行最公平的分配。

查看余下8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