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苏联哲学纪事》1958
1958年。
1—2月。
1月。《哲学问题》第1期发表社论:《提高到新任务的水平》。社论说,在革命初期,苏联哲学家主要是捍卫和探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理论,阶级斗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等等。近几年来,提到首要地位的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般规律性以及这种过渡在不同国家的特点问题。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相互关系。社论要求哲学家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产生的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性问题和不同国家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点问题,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各国的相互关系问题,不同社会经济体系国家的和平共处问题,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不同形式和民族运动问题,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问题,争取和平,争取国际工人运动的统一问题等等。
《哲学问题》杂志这一年的主编有卡马里担任,副主编是罗森塔尔。这一期的社论宣布该杂志从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
同期还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矛盾》题目下发表了绍里科夫的文章《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吗?》,乌格林诺维奇的文章,《论生产力发展的源泉》等等。绍林科夫的文章反对罗任和图加林诺夫发表在《哲学问题》1957年第3期的文章中的特点。
1月6—12日。在莫斯科召开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社会学协会主办的关于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和平合作问题的国际社会学家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15名社会学家,其中了8名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德,瑞士,另外还有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的社会学家。苏方参加的有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奥斯特洛维扬季诺夫,哲学研究所所长通讯院士费多谢耶夫和别列斯特涅夫教授。
《哲学问题》第4期发表了费多谢耶夫在这次会议上的报告:《社会学研究和社会学教学中的和平共处问题》。报告说 马克思主义者往往会遭到一种奇怪的职责,似乎马克思主义者是轻视或者否定社会学的,显然这一指责是由于对社会学一向有不同了解。报告说,马克思主义不承认资产阶级那种研究整个社会凌驾于一切社会科学之上的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对发展中的在具体历史现实中的社会生活的唯物主义理解,揭示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无意去代替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不仅不否定社会学,它还把社会学放在科学基础之上,全面的发展的社会学,使它成为一门科学。报告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为一般社会学,把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民俗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称为具体社会学。
1月17日。《真理报》发表费多谢耶夫的《革命辩证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灵魂》一文。
文章说,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论者不能忘记,随着剥削阶级的被消灭,和人民道义上政治上的一致,社会矛盾的性质,无论同资本主义相比,还是同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相比都起了根本的质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阶段,当时还存在着剥削阶级残余,这种残余对居民中小资产阶级各阶层有一定影响,而且得到外部反革命势力的支持矛盾,可能具有对抗性质,阶级斗争可能尖锐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却没有对抗性矛盾发展的社会基础。如果说,在社会过渡时期存在着不同社会经济结构的条件下,矛盾还主要还是表现在不同社会阶级和集团之间的关系上,那么随着社会主义的胜利,居首要地位的也是这样一些矛盾,他们的解决对社会各阶层都是有利的。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个别居民集团之间,整个社会和某些社会成员之间的冲突——这是新与旧,先进与落后,成长着的东西与衰朽着的东西之间的一般矛盾的反映。全部问题在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种矛盾整个说来不是对抗性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的个别冲突也不会发展成为基本社会力量,即社会阶级和集团之间的一般冲突。
社会主义条件下,对立面的斗争不表现为各阶级及其政党的冲突,而表现为先进着的,成长着的,有生命力的,上升的东西和一切衰朽的,过时的东西的创造性的竞赛。
《共产党人》第2期发表索波列夫的文章《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及其克服途径》。文章说唯物辩证法规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表述出来的,那时候还不存在着社会主义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只能利用对抗性社会形态的历史材料来总结社会生活的过程。必须看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规律本身的发展,看到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生作用的方式的变化。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他们不是社会性的对抗,这是新型的矛盾,非对抗性的矛盾。
文章谈到社会主义制度下对立面统一的特点,矛盾和统一的相互关系时说:对立面的相互联系制约具有普遍的性质,这是对立面的统一的主要的和决定性的方面。统一整体双方的一方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变成自己的对立面,统一的这个方面没有普遍性质,因为敌对的双方不是任何时候都会变成自己的对立面。文章说,对立面的统一还有第3种特征,这一特征的因素是在过去的对抗性社会形态中就有了,但是只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才形成和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立面的统一,不仅意味着对立面的互相关系,而且也意味着他们的主要利益和基本发展趋势的吻合,他们的相互帮助,相互加强和巩固。对立面相互关系中的这一新的特征的产生,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对立面统一和斗争的辩证法规律,这是由社会关系的改变和丰富做决定的。即由社会主义现实的出现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下对立面相互关系中的这一特征的产生,从根本上改变了统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它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把自己的旧东西联系在一起,因而捍卫着这个旧东西的阶级,整个社会都关心克服旧东西。社会主义制度的新社会关系消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产生了社会在精神上和政治上的统一,这种统一代替了阶级斗争。
文章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社会主义改造业已完成,新的经济结构已经建立起来,可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现有水平还不足以保证完全实现社会主义的原则,于是便产生了先进的经济制度和社会所拥有的物质资源之间的矛盾,新的经济关系和落后的物质技术基础之间的矛盾。生产的规模落后于新的经济结构所提出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社会的注意力就首先集中在发展生产上,而新的生产关系就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极其广阔的场所。
从本年1月份起,苏联教育部所属高等学校出版《高等学校科学报告》杂志。杂志按学科设置。哲学方面出版《哲学科学》杂志,每年4期后改为每年6期。该杂志的主编是通讯院士约夫楚克,编委有xx教授,哲学博士xx教授,副教授鲁特凯维奇等。副主编是哲学副博士xx教授。杂志在发刊词中指责说,在高等学校的哲学科学研究工作中还没有克服这样一些严重的缺点,如教条主义,书呆子习气,理论脱离实际。某些教研研究的题目,没有迫切意义,往往脱离了当代的思想和政治任务。某些教员仍然在对众所周知的原理进行通俗化的解释和简单的复述,不去研究生活中的新现象和科学的新成就。
发刊词强调,苏联高等学校的哲学研究工作要紧密的为苏共二十大确定的路线服务。
《哲学科学》创刊号上刊登斯克沃尔佐夫的《马克思主义对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的理解上的某些问题》一文。文章说,在我国著作中对阶级社会实践的性质的理解,存在着某些分歧。早在30年代初,库切诺夫曾作出结论,在阶级社会里,实践具有阶级性,因此在阶级社会里,辩证法只能是无产阶级的认识论。卡马里尖锐地指出,库切洛夫同志企图发展某种实践学来代替认识论,他到处把实践归结为政治,从而塞给读者如下原理,及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真理标准,有多少阶级就有多少真理。
文章说,这种风气今天仍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西柯尔斯同志断言,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定义中可以得出结论,在阶级社会里实践将不可避免的带有阶级性。
文章说,现在,众所周知,不可能有几个真理,但是对阶级社会里实践的性质的理解却是不同的。文章认为,这是由于实践是一种复杂的辩证现象。
2月。《哲学问题》第2期发表1957年出版的哲学史第1,2卷的两篇书评。在书评前发表了杂志编辑部的一篇短文。短文说,《哲学史》第1,2卷的出版是思想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真正的世界哲学史。
另据《哲学科学》杂志报道,列宁格勒大学哲学史教研室,科学院列宁格勒分院哲学教研室,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乌拉尔大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都对《哲学史》一书进行了讨论。
《共产党人》杂志今年第9期发表的蒙疆,福明娜等人写的评论,这些是第1,2卷的文章说已出版两卷《哲学史》对世界哲学史作了马克思主义的探讨。
在这一期在《争论和讨论》栏中发表李森科院士的《捍卫生物学中的唯物主义》。这是李分科1957年10月14日在遗传学研究所关于遗传和病疫会议上所做的报告的压缩稿。该文在《反对生物学中的形而上学和无对象性,农业生物学中的科学争论应在大田和畜牧场上解决》这一节中说,米丘林生物学的理论成就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其他国家中曾经,正在和将要引起许许多多的反响和争论。显然一些生物学家是米丘林生物学即唯物主义生物学的拥护者,而另一些生物学家是其反对者,米丘林派的生物学家的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者,而唯物主义的米丘林生物学的反对者的哲学可以是任何一种东西,但绝不是彻底唯物主义的科学。
3—4月。
3月。《共产党人》第5期发表《列宁主义——苏联人民为共产主义胜利而斗争的旗帜》的社论。社论说,苏联早已没有剥削阶级。在苏联社会主义民主达到了如此巨大的繁荣,越来越接近了使国家行政机管理机构,首先是那些执行强制职能的机构逐步消亡的前景。随着我国向共产主义过渡全部条件的建立,随着群众觉悟的提高,强制将愈来愈减弱,那时,教育及组织群众的职能将具有越来越大的意义。
《哲学问题》第3期,发表《创造性的解决共产主义建设任务》的社论。社论提出要对苏共决议进行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说苏共关于改组工业管理和改组拖拉机站的决议提供了这样的例子,即以新的方式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一般的原理,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关于所有制形式,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于习俗和文化的原理,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新的内容丰富了这些原理。
同期发表两篇书评,一为评议德文的乔治·门德所著《马克思从革命民主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一书,一为评巴库拉捷的《关于马克思哲学观点形成问题》一书。
《共产党人》第5期发表特拉别兹尼科夫的文章《苏联集体农庄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其国际意义》。说苏联中央2月全会《关于进一步发展集体农庄制度积极改组机器拖拉机站的问题》的决议,是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实践的新的杰出贡献。
文章说,实现苏共中央全会制定的措施,实现最高苏维埃法律都意味着农庄制发展新阶段的到来,都意味着在从集体农庄所有制走向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转变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3月6日。米丁在《真理报》上发表《创造性的解决业已成熟的任务》一文,说赫鲁晓夫《关于集体农庄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机器拖拉机站的改组》的提纲中提出的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既是加强全民所有制,也是加强集体农庄所有制的理论原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创造性的发展。指责反对赫鲁晓夫做法的人是具有教条主义思想的人,感觉不到生活的气息,看不到生活中的一切都在发展都在前进,这种人是习惯于以固定的形式和关系,把对这些形式和破坏和关系所做的任何改变都看作仿佛是对整个基础的破坏。
(宣平说:集体农庄不应该被巩固,而应该被消灭,因为他们是小生产的变种。)
3月29日。苏联科学院经济,哲学和法学学部举行全体例行年会,按照二十大的精神,讨论了哲学研究所研究工作的基本总结和今后的科研任务。
年会指出,克服哲学,经济学和法学科学的落后现象的任务还没有解决。哲学研究所的最根本的缺点仍然是多数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差,许多科研人员脱离了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最迫切问题的研究,脱离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实际任务和共产主义建设的理论问题。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意识的发展规律的研究,尤其是对共产主义道德,对群众的共产主义教育,和人们的意识中的资本主义残余斗争问题的研究,开展的很缓慢。科学无神论方面的工作的规模和速度都是完全不符合要求的。
哲学研究所举行矛盾问题讨论会,这次学术会议的题目是《从现代科学和实践的观点来看矛盾问题》。会上有16篇报告,20余人发言。
斯捷潘年在报告中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规律这个公式已经过时,应当说本质差别的统一和斗争规律。随着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迈进,新旧斗争将愈来愈具有从属意义。
费多谢耶夫发言说,确实,我们这里曾经传播过无冲突论,也存在否认矛盾的可能性和否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论点,但是,在社会主义下,矛盾的总体法及关于新旧斗争在经济和和人们意识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残余之间的矛盾,是普遍承认的。他说,我们反对杜撰矛盾,捏造矛盾。
施特拉克斯说,矛盾尽可能朝着尖锐的方向发展,也可能朝着缓和的方面发展。资本主义的对抗性矛盾,在其克服的途径中必然日趋尖锐化,社会主义的非对抗性矛盾在其克服的途径中是不断缓和的,从而加速其解决,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统一不断得到巩固,矛盾的主导方面的力量是不断增加。他说,这个过程和矛盾调和毫无共同之处,它不意味着矛盾的削弱,而意味着已经加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斗争。矛盾的激化和缓和要经过自己发展的许多不同的阶段,社会主义许多极其重要的关系表现在差别——矛盾的完成阶段,这种差别由于在主要方面和根本方面已经得到解决,它正在消失,缓和和消除。矛盾是否转化成为更尖锐的阶段——对立冲突,这既取决于矛盾的性质,也取决于斗争双方力量的对比,在社会主义下,冲突具有相当狭小的范围,与资本主义的冲突相比。具有完全的另一种社会性质,它只产生在社会和个别分子——特别积极捍卫旧事物的分子之间,或者个别人们之间的关系上。
柯尔曼——捷克人,常驻苏联,1958年后回国任捷克哲学研究所所长,说恩格斯的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某一地方又不在某一地方的这个论断,违背了无矛盾律,应改为物质,物质在同一瞬间在同一个地方经过和静止。柯尔曼说,恩格斯论断中错误的是他几乎逐字从黑格尔那里搬来的,而且黑格尔的目的在于调和矛盾。(据《哲学问题》1958年第12期报道)
5—6月。
5月。《哲学问题》第5期发表加克的《马列主义的革命论和当代历史发展》一文。文章说,由于历史形势的发展,使苏共20大提出了关于在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人阶级有可能在议会中取得稳固的多数,并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基本生产资料可以转入工人手中的原理,这种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可以不流血的或差不多是不流血的。
文章说,在当前的国际条件下,在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下获得解放的国家,都有可能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
文章还说,帝国主义时代扩大了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客观可能性。
5月9日。苏联科学院主席团通过关于出版《哲学史》的决议,决议说,已出版的两卷《哲学史》对欧洲和东方哲学史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进行了阐述,主席团决定将哲学史由原计划的4卷本改为5卷本——后来又改为6卷本,为了尽早完快完成5卷本《哲学史》的编写工作,主席团决定哲学研究所设立哲学史编写组(据哲学问题第6期报道)
《莫斯科大学学报》第2期发表列别捷夫的文章,《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分类和相互关系问题》,文章批评伏罗别耶夫关于对立面统一和斗争规律是辩证唯物法基本规律中的主要规律的观点,说不能认为其他规律仅仅是对立面统一规律的消极结果和后果,仿佛他们不决定发展过程的内容和本质,把其他两个规律——否定的否定规律和量变质变规律,仅仅看作对立面统一规律派生的表现形式,实际上就是否定他们的积极的独立的作用。
《列宁格勒大学学报》发表马克西莫夫的文章《论渐进范畴在量到质的转化规律中的作用》,说社会发展的渐进性和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具有共同特征就是:在旧质向新质飞跃式的转化的时候,不发生任何革命的爆发。文章说,渐进性不仅仅是量的,进化的,替爆发式的飞跃做准备的发展,而且同时也是一种质的转化,这种转化在时间上拖得很长,由一连串一个跟着一个,一个靠着一个的小飞跃组成。这些小飞跃标志着一个主要质的变化中的一些新阶段。文章说,欧洲人民民主国家所发生的根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逐步的,相对和平进行的,没有国内战争,没有武装冲突,而且是由国家来领导受到人民的积极支持。
文章说,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渐进性有一系列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使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渐进性和所有其他社会经济发展的渐进性有本质的区别。这些特点是: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没有对抗性矛盾,这就预先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渐进发展的道路,而排斥革命爆发式的飞跃。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非对抗性矛盾的斗争不会导致尖锐化,而是逐渐的消除这些矛盾。第三,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发展是不断前进,速度一日千里。第四,发展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性质。
《哲学问题》第5期发表索波列夫院士和列普诺夫院士的《控制论和自然科学》一文。文章说,近年来研究控制过程的意义是急剧的增长了。生产过程的控制,并尽可能的自动化,军事技术的操纵,有时甚至军队行动的控制也必须自动化,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的过程中,自动化也有巨大意义。所有的这一切使关注控制过程的一般理论的发展和控制的自动化成为真正必要。文章全面的叙述了控制论的对象,信息,信息处理,程序设计,控制论和生物学等等问题。文章最后说,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绝大多数哲学家知道最近对控制论还是生疏的。
6月19日。根据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的决议,成立苏联哲学社会学协会——隶属于苏联科学院经济,哲学和法学学部。
成立大会,选举费兰采夫为协会主席。
大会认为,苏联社会学协会的成立和建立,为建立苏联学者同国外社会学家的经常联系创造了必要条件,协会将会着重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和平共处问题。
米丁在全苏社会科学教研室主任会议哲学分组会议上作了题为《研究列宁的哲学遗产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论哲学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工作)》的报告。米丁说,苏共二十大的决议对工作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促进因素。说代表大会创创造性的研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这样一些极重要的问题,如关于两个体系的和平共处,关于防止现代战争的可能性和关于不同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形式的多样性问题。社会科学包括在哲学在内的落后现象,在代表大会上受到严厉的批评。代表大会批评我们的这些干部有死读书和教条主义的现象,批评我们的理论工作落后于实践。
米丁说,到他做报告的1958年,理论工作还未能从教条主义的因素中脱离社会的实践中,以及从其他缺点中彻底摆脱出来。
米丁说,全面研究唯物辩证法问题应当放到我们注意的中心。任务之一是阐明列宁关于辩证法逻辑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这一论点的全部内容。米丁说,辩证法的哲学方面工作在过去一些年真的是太贫乏了,这项工作被归结为辩证法的4个基本特征的教条主义复述,并按照这位或者那位哲学家或者是这位或那位的教研室的领导人的个人选择,随意的把辩证法法的范畴时而归入这个,时而归用那个的辩证法的基本特点。
6月26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付印。
6月23—26日。苏联科学院院社会科学各学部在莫斯科举行科学会议,讨论苏联共产主义建设的迫切理论问题。参加会议的有莫斯科列宁格勒,各加盟共和国的经济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文艺学家,会上有8人做报告,26人发言,21人作书面语言,1000余人参加会议。苏联科学院副院长做了题为《共产主义建设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科学的任务》的报告。
米丁已经做了题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共产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的报告》。他说,现在的时期是苏共理论思想发展上极为丰富多彩的一个时期,党的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劳动的共产主义态度,同时也就是同人们意识中过去的残余做斗争,同宗教偏见和迷信做斗争。
罗马什金做了题为《向共产主义过渡过程中社会主义国家职能的发展的报告》。他说,苏维埃国家第一阶段的内部职能是镇压被推翻了的剥削阶级的反抗,保卫社会主义所有制,监督劳动标准和消费标准,经济组织活动,文化教育工作,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合法的权益。外部职能是争取和平以及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共处,捍卫苏维埃国家免受敌人侵犯。苏维埃国家发展第二阶段的基本内部职能是:经济组织的,文化教育的职能,保护社会主义所有制,监督劳动标准和消费标准,保护公民权利和利益的职能,外部职能是争取和平,同不同社会政治制度的国家和平相处,捍卫国家免受外来侵犯,巩固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牢不可破的友谊,兄弟般的合作和互助。
费多谢耶夫作了题为《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的生产关系》的报告。报告说赫鲁晓夫的做法不是主观主义或唯意志论的表现。报告还说,按劳分配原则本身包含着辩证矛盾,包含着社会主义第一阶段的重要矛盾以及解决的手段,彻底实现物质利益原则,不是远离而是接近于实现完全平等及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原则。问题在于这些矛盾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求得解决。而物质利益(使各部门经济工作人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进一步发展)原则是为加速发展生产力服务的。主要的是,使物质利益原则更加发挥普遍的全面的作用。
斯捷潘年在会上发言说,有一些人抱着教条主义的态度,硬说社会主义对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并未提出什么特殊的东西,硬说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经常作为对立面而出现。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改变了辩证法普遍规律的表现形态,现在在新社会发生发展的条件下,客观存在着的而且正在发生着矛盾就采取本质差别和非本质差别的形式,采取整个社会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发生作用的矛盾倾向斗争的形式。
7—8月。
7月。《哲学问题》第7期,发表契斯诺科夫《论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一文,这是他在苏共二十大落选中央委员后第1次正式发表文章。文章说,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上,社会主义国家继续存在,但是其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根本不同于它在过渡时期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文章对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区分了两个时期,第1个时期包括从工人农民在1917年10月夺取政权,到苏联消灭剥削阶级和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第2个时机包括从建成社会主义时期到现在。
文章在谈到第2个时期时说,随着剥削阶级的消灭,镇压其反抗的职能消失了,消亡了。既然已经没有剥削者了,那么当然也就没有镇压的对象了,从前用来镇压剥削者国家的强制机关仍然保存着。但是现在骑矛头不是指向内部而是指向外部。作为第1个时期的国家,主要的任务是吸引所有劳动者,积极为共产主义而斗争和管理社会和国家。现在这一任务变成包括整个社会在内的无所不包的任务。
7月。《共产党人》第十一期发表扎乌佐尔柯夫的文章:《苏联社会主义知识分子队伍的形成和发展》。文章说:“在我们的时代,当着科学开始在社会发展中起着特别重要作用,人类已经面临最伟大的技术革命的时候,关于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知识分子的作用,首先是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作用有了巨大的增长。”“在解决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历史任务中科研的和生产技术的知识分子将起着光荣而又极其重要的作用。”
7月。《哲学问题》第七期发表别里克的《关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对列宁的革命观点形成的影响问题》一文。作者所引用的材料是1953年纽约出版瓦连廷诺夫的<会见列宁>一书中B沃罗夫斯基关于1904年同列宁谈话的札记(札记发表在苏联《文学问题》杂志1957年第8期上)。
札记中说列宁说过“车尔尼雪夫斯基是我最喜爱的作家。发表在同时代人杂志上的所有文章,我都读到最后一行,而不止一遍。车尔尼雪大斯基使我第一次熟悉了哲学唯物主义。他第一次向我指明了黑格尔在发展哲学思想上的作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其革命观点的鲜明,无情的政论天才,使我敬佩。”“有这样的人,他们具有绝对的革命嗅觉。马克思是这样的人,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是这样的人。”文章说,“车尔尼雪夫斯基对列宁的影响不是第二位的,暂时的;这种影响是深刻的,给列宁以后全部活动打上了一定的烙印。”
8月。《共产党人>第十一期发表布登科的文章:《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和现代修正主义》。文章说,“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提出这样一个原理:向社会主义过渡,可能不通过和平途径,也可能通过和平径途,不经过国内战争。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任何时候都不能同意修正主义的观点,根据这种观点就是,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被看成是放弃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者坚决承认列宁关于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可能性原理,这种过渡是采用革命的形式而不是采用进化的形式,是用和平手段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不是不要无产阶级专政即通过资本主义的自动长入而向社会主义过渡。”
8月。《哲学问题》第八期发表米纳相的文章:《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源泉>,否认社会主义社会有基本矛盾,说“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永久存在的,同时又是基本的矛盾,用不着到哪里去寻找它。”他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经常的过程”,是“随生产力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和解决的”,“所以没有理由把在一切情况下产生的这种或那种矛盾认为是基本矛盾。”
同期还发表姆列申科的文拿:《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和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文章说“物质文化资料的生产不仅是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且决定这些需要的增长和发展,同时这种增长和发屁总是超过现有的生产水平,由此就产生了一切社会经济形态里不断产生和解决的、表现社会生活一般特征和社会生活发展的经常源泉的矛盾”。文章说,“这个矛盾是一般历史的或社会学的矛盾,实际上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但这并不排斥这个矛盾是整个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9一10月。
9月。苏共中央1958年9月5日全会决定于1959年1月27日召开苏共二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
《共产党人》第十二期(9月9日付印)就此发表社论,题为《迎接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社论吹棒二十大说:“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在苏联加快共产主义建设速度方面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二十大决议的实现使苏联向共产主义迈出了巨大步伐”,苏共二十大“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开辟了新时期”。社论最后说:“苏联
共产党和苏联人民正在迎接二十一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必将开辟苏联国民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新的宏伟前景,必将再一次在全世界面前展示社会主义的无可争辨的优越性,并将大大加快我国向共产主义前进的速度。”
9月。《共产党人第十二期发表·亚历山大罗夫和克雷维列夫的文章:《党的地方杂志中的科学无神论宣传。文章谈到了地方出版物中科学无神论宣传状况,批评很多共和国、州的杂志宜传科学无神论工作做得不好,对宗教残余斗争不力,甚至某些中央级杂志如《哲学科学》也存在类似问题。文章透露了宗教在苏联复活和泛滥的情况,说“不少事实证明,宗教情绪在部分青年中存在,甚至这种情绪还在加强。”“在摩尔达维亚共和国,很多教会,寺院,犹太牧堂日复一日地传布宗教思想。在波罗的海地区或乌克兰、白俄罗斯西部省区系统进行科学无神论宣传的任务,仍然十分迫切。因此完全克服宗教残余需要长时间的、耐久的解释工作。”
在这同一时期,苏联期刊书籍上,关于科学无神论问题,发表了大量文章,也反映了苏联宗教泛滥的情况。
10月。《哲学问题>第十期发表斯捷潘年的《论共产主义形态的形成》一文。该文在谈到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分批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时说,“历史上形成的社会主义体系内部发展的
不平衡性正在逐步克服,这是一个新的发展规律性。在已经开始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这个新的规律性使一批国家有可能大致同时进入共产主义时代。已经参加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将构成一个特殊的经济区,并将第一批进入共产主义,而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有许多共同点的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将构成另一地区,它们将一道进人共产主义。”
同期发表沙里科夫的文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文章赞同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看法。文章引用毛泽东同志文章中的话并得出结论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始终是并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是社会基本矛盾、改变的只是这种矛盾的社会性质和表现形式。这是个普遍社会学规律。”
同期发表米申对1957年出版的契尔特科夫的《社会主义下的非对抗性矛盾》一书的书评。书评说,这本书是“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辨证法的开始”。该书的缺点是:“作者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这一点做得很不够,而且把辩证法和唯物主
义割裂开来”。“许多章节带有抽象性”。
11月21一25日。召开全苏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会议,有五百多名科学家、哲学家以及东欧一些国家的科学家参加。涅斯米扬诺夫致开幕词,费多谢耶夫致闭幕词。亚历山大罗夫在会上作了题为《相对论的哲学内容和意义》的报告,系统地介绍了他对相对论的所谓“辩证唯物主义解释”。这个报告是哲学问题编辑部1955年《相对论讨论的总结的观点的继续和完成》,被认为是对苏联几十年来关于相对论问题的争论作出了“某些总结”,其突出的特点是要用“绝对论”去改造相对论。
福克在《论对量子力学的解释的报告》中说量子力学的思想本质上是一些新思想,要依靠这些“新思想”来“创造性地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这才是“唯物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
柯尔曼指名攻击恩格斯关于机械运动的著名论点是“错误的”,攻击辨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可知性的观点“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是“与科学成就相矛盾”的,等等,妄图用相对论来
篡改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他还以相对论为例,说明辨证唯物主义不应当过问自然科学家的工作。他提出列宁关于“物理学危机”的观点已经过时,说“在科学家用新物理学(相对论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代替古典物理学以后,列宁所说的物理学危机已经不存在了”。(《哲学问题》1959年第二期)
费多谢耶夫说,在苏联“唯心生义和神秘主义的阶级根源”“已经消灭了”,“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有共同的世界观基础,有共同探讨理论的基础”。“个别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可能有唯心主义错误,但是我们这里没有什么阶级会关心把这些错误固定下来和扩大为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
11—12月。
11月。康斯坦丁诺夫在《共产党人第十六期上发表《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一文,评论有苏联代表团参加的9月中旬在罗马举行的政治学协会第四届国际会议。
文章说,不同社会制度和平共处的问题是当前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对一切国家都具有理论的和政治实践的意义。如果各国的政治学和一切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来解决这个最祟
高的政治任务,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就会把各个不同学派和流派的学者联合起来。”
11月《哲学问题》第十一期发表谢尔苏诺夫和谢格洛夫的《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矛盾的特殊性》一文。截至这篇文章,在这一年内,该杂志发表了十二篇有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方面的文章。
这篇文章认为已发表的文章“没有涉及在不同具体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的矛盾的特点问题。”
文章在谈论俄国革命特点对苏联社会主义条件下矛盾性质的影响时说“克服先进的政权与落后的物质生产基础之间的矛盾,主要手段就是建立大型机械生产,特别是建立重工业。”
文章说,“我们以为,任何一个社会主义让会的基本经济矛盾,就是社会成员全面增长的需要与生产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文章说,赫鲁晓夫二十大以后采取的改组工业管理体制和改组拖拉机站等作法“克服了过去的集中和扩大了民主”,从而解决了民主与集中的矛盾。
同期还发表了尼古拉耶夫《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消亡问题》一文。文章说,“在苏联没有剥削阶级。组成苏维埃社会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由于根本利益一建设共产主义的利益一是相同的,因而能够团结一致。因此,在苏联,镇压被推翻了的剥削阶级反抗的国家职能消失了,我们的军队,侦察机关、惩罚机关是对付外部敌人的”。文章说“人民民主国家在消灭剥削阶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证明这些国家也创造社会主义国家消亡的这个前提”。
12月15一19日。苏共中央举行全会,听取并讨论了赫鲁晓夫作的《最近五年来农业发展的结果和进一步增加农产品生产的任务》的报告。赫鲁晓夫把1953年以前的农业情况说得一团漆黑,并进一步肯定他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是“正确的”。他还攻击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布尔加宁、谢皮洛夫,说这个“反党集团”企图破坏党的“9月全会和二十
大的决议的实现。修正党在国家发展的一些根本问题上的列宁主义总路线。”
12月。《哲学问题》第十二期发表题为<在共产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上》的社论。
社论说,摆在哲学家面前的“特殊任务”是写出关于正在建设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发展规律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相互联系的综合性社会学研究著作。
社论把所谓“在共产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研究社会主义发展的辩证法”规定为哲学发展的“主要的、主导的路线”,说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克服教条主义因素”。
同期还发表了米丁的题为《关于威尼斯第十二届国际哲学会议》的文章。苏联向第十二届国际哲学会议派出了庞大的代表团。这次会议是从1958年9月12日开始到9月18日结束的。苏联代表团第一次参加这个会议,代表团团长是米丁,代表团成员有:阿尔希波采夫、别列斯特涅夫、敦尼克、约夫楚克,凯德洛夫、康斯坦丁诺夫、科普宁,莫洛佐夫、罗森塔尔、斯捷潘年等人。
会议主要讨论的问题是:1.《人与自然》;2.《自由与价值》;3.逻辑、语言和交往问题。
米丁在会上做了题为《人与自然》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和在讨论《人与自然》题目后所作的结束语中,米丁把和平竞赛说成是社会主义阵营“外交政策的基础”。米丁还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所有的社会生产都是为了人,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旗帜上写着:社会主义的最高目的是人民的福利。在这一点上充分地表现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关
系的深刻的人道主义内容。”
12月《政治自修》第十二期发表伊利切夫的《关于现代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工作的若干问题》一文。
文章在谈到阶级斗争时,反对有些理论工作者关于苏联“已经根本没有阶级斗争因素的错误结论”。文章说,“阶级斗争的某些表现,首先是在培养新的社会主义劳动纪律和社会纪律的过程中显示出来”,“阶级斗争的反映也会以个人主义心理残余的形式出现”,“苏维埃社会里的阶级斗争表现为反对投机分子以及其他反社会分子和寄生虫的斗争,反对国际资产阶级和现代修正主义所散布的敌对思想的斗争,反对各种异己的观念和习惯的斗争,以及同帝国主义的间谍和从资本主义国家派来的奸细、破坏者,暗害分子以及其他帝国主义
走狗的斗争。”
11一12月。《莫斯科大学学报>第四期报道:莫斯科大学人文科学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召开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讨论会。索波列夫副教授致开幕词,并解释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在讨论过程中,斯捷潘年不同意索波列夫认为对立面双方都是先进的那种矛盾才能推动社会前进的观点。
楚加也夫副教授说社会主义制度下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规律的形式变化表现为“史无前例的统一是解决冲突的有力手段,是发展的主要力量。”他说,“假如不是这样,那么我们的
任务就会是破坏统一。”他还说,这种统一,“不是对立面的统一,而是差别的统一”。
哲学副博士乌列多夫说,“社会主义制度下矛盾的特点之一,就是矛盾不是以阶级矛盾而是以个人同社会之间的矛盾形式表现出来的。”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乌格林诺维奇说:“也许找不出包括全部联系和关系的那种矛盾,但是必须区分包括基本的、决定性的、主导的联系(首先是说明生产方式发展的
那种联系和关系)的矛盾。这也就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些同志在《哲学问题》杂志上发表文章,坚决主张这种矛盾的存在并认为这种矛盾就是社会需要和生产力已达到的水平之间的矛盾。在我看来,这种看法是正确的。”
斯捷潘年认为“生产发展已达到的水平和不断增长的居民物质与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2月。通讯院士费多谢耶夫在苏联科学院管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上做题为《创造性地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报告。
吹捧赫鲁晓夫二十一大报告提纲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在总结共产主义建设经验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报告谈到从苏共十一月全会文件内容中得出的“理论结论”时说,“在帝国主义制度下是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起作用,与此相反,在世界社会主义体系中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在起作用。”“从前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够很快地赶上先进的国家,从而达到共同高涨。”报告说,“有些完全脱离生活的科学工作者不正确地解释人们意识中资本主义残余存在的原因问题,认为旧观点和旧习惯的根源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是商品形式、货币、商业等等的存在。”
报告说,“中央十一月全会的文件、赫鲁晓夫同志的报告提纲给目前发展阶段下了一个深刻的科学的定义。”费多谢耶夫认为“目前时期”是“建立共产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决定性阶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新阶段”,“进一步改善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时期”,“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加强社会主义国家的时期。当然,这种加强完全不是意味着加强强制机关和一般强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