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楼“打造”人民空军
“不当‘败家子’,不要滥用中央、军委的信用。”
组建空军,是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一件大事,党和国家十分关心,提出要尽最大可能满足建军的人、财、物需要。毛泽东主席亲自向刘亚楼交代:“空军的基础如何, 起步快慢,关键是看你航校办得怎么样。你的当务之急,首先要选好办校的人。这方面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找我。”
刘亚楼提出航空学校缺乏得力的政工干部,希望主席关照。毛泽 东为此专门指示总部,在全军范围内挑选最适当的人选,担任航校政治委员。航空学校缺少政治教员,刘亚楼又向党中央、毛主席写报告,建议从北京高等学校选调18至24名政治教员给6个航校。毛泽东第二天就作出批示:“同意这样调人,请安子文、陆定一、刘亚楼会议一次,决定调人办法,由安子文召集。”
1952年2月,毛泽东还亲自与肖劲光等海军领导人商量,把准备购买舰艇的外汇转用于买飞机。
党中央、毛主席如此重视空军的建设,为刘亚楼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但刘亚楼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说:“我们一再提倡不当‘败家子’,不要滥用中央、军委的信用。”1949年10月,在他提议下,空军专门就经费支出规定了三条原则:1、时刻照顾到国家整个财政经济困难的情况,作预算、作计划宁小勿大;2、只开支为建设空军十分必要的款项,而一切可以不办或缓办的,都不办或者推迟;3、必须照顾到广大陆军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空军在物质生活方面一定不能突出。
在刘亚楼倡导下,年轻的空军在艰苦奋斗、勤俭建军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对机场规格实行革命。1960年以前,空军修建机场都是按照苏联空军修建机场的规格计算跑道的长度、宽度、坡度和净空度。照这一规格修机场,要求条件比较苛刻,场地难选,占地面积也太大,给国家造成浪费。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多方面征求国内专家的意见,1960年12月,刘亚楼提出要对机场规格实行革命。他说:“现行机场修建的‘四度’,条件要求太高,占地面积太大,营房修建标准偏高,浪费国家资财,难以找到场地,而且容易养成部队的娇气。”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空军工程技术人员反复摸索试验,终于搞清楚,在西藏修建飞机跑道4200米就完全够用了,比苏联专家的计算缩短了二分之一,从而以最少的投资修成了世界上最高的机场。又如,空军在青海修机场,工程技术人员经过试验、论证,提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盐湖资源, 用盐修建跑道的大胆设想。苏联专家开始时竭力反对,说搞不成。刘亚楼和空军党委果断地支持空军工程技术人员的设想,结果我国空军建成当时世界上惟一一个用盐做跑道的机场,飞机起落感比水泥修建的还要好。经过几年的大胆实践,中国空军摸索出了自己的机场规格。按照这个规格修建一个机场,可以比原来规格少占土地720亩,可以为国家节省经费17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