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的周恩来,高瞻远瞩坚决支持毛泽东

2023-08-23 2900 5
作者: 霞飞 来源: 党史博采公众号

  红军长征能够取得伟大胜利,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体红军英勇奋斗的结果,但是,不能否认伟大人物所起的重要作用。周恩来就是这些伟大人物中的一个。而且,周恩来对长征的胜利,起到了别人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下了三步关键的棋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唯一的生路是突围,实行战略大转移。这一点,中央高层领导人和中央红军高级将领都看出来了。但是,在占绝对优势的敌军重重包围下,怎么样才能突围成功,确实是一个大难题。在这个大难题面前,博古、李德心中无数。在危难时刻,是周恩来承担起了解决这个难题的重担。他提出了下三步关键的棋的方案,这三步棋,使红军顺利突围成功。可以说,没有这三步棋,就没有后来的长征,这是挽救党、挽救红军的三步关键的棋。

  第一步棋,是在1934年7月初派红七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前进。目的是探路。因为无论是李德,还是博古,都对红军从哪个方向突围出去,实行战略大转移,心中无数。如果红军突围,选不好方向,突围出去,还会再次陷入国民党军队的重围。派红七军团突出去,探一下路,才能知道红军向哪个方向突围为好。经此次探路,觉得向闽浙赣边突围,不太合适,中央立即改变了原定的突围方向。此次突围,附带产生了一个“副产品”:调动了敌军,使包围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队的阵线松动。

  第二步棋,是在当年的7月下旬,命令红六军团退出湘赣边革命根据地。红六军团此次撤退,调动了国民党军队尾随其后,追赶红军,这样,就使国民党军队的调动出现了空子,在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的包围圈中,出现了一个大缺口,红军就可以利用这个空隙,突围出去。上述这两步棋,用周恩来自己的话说就是:一路是探路,一路是调敌。

  第三步棋,是在包围中央苏区的敌军内部打开缺口。当时,苏区已经被国民党军队四面包围,无论在哪个方向突围,都会遇到强敌,搞不好就突不出去。周恩来考虑,如果能够争取一部分包围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队不打红军,红军主力突围的阻力就会小得多。周恩来把目光投放在广东军阀陈济棠身上。陈济棠主张抗日,和蒋介石有矛盾,正好,他也为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为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所感,派员秘密到中央苏区与红军接洽。周恩来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于1934年10月,派潘汉年、何长工为红军代表,到寻乌附近与陈济棠的两个师长举行秘密会谈。潘、何二人临行前,周恩来专门对他们讲:你们二人与陈部两个师长接触时,要沉着勇敢,见机而作,还向他们交待了联络密语和任务。潘、何二人与陈济棠部的两个师长谈得很好,这两个师长也表示:中国再打内战,就要亡国了,蒋介石现在打红军,收拾了红军,回过头来就会收拾他们。经过秘密谈判,双方达成协定:在红军突围时,陈济棠部后撤二十公里,这就为红军突围,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条)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