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伤痕文学批判

2023-10-02 3414 1
作者: 通吃岛 来源: 通吃岛

  在知乎看到一个回答,以标准的网络伤痕文学套路讲述了党史上著名的“熊大正(缜)案”。我把原文前半部分贴一下:

  熊大缜,中国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助理,导师是中国物理学先驱叶企孙,红外线光学方向的早期研究者。 1937年初月,熊大缜本已考取前往德国留学的名额,7月,因为抗战全面爆发放弃留德,协助叶企孙进行清华大学的南迁。 1938年4月经同学孙鲁劝说前往冀北参加八路军,从事武器研究制造工作。 1938年5月担任八路军供给部部长。 1939年4月冀中政治部逮捕熊大缜,在严刑逼供下,熊大缜“指证”供给部、炸药厂、印刷所、卫生部、医院、电台、银行、学校、报社、商店、教会等机关中平津来的所有知识分子一百余人为“特务”,这些人全部被捕。 当时中共中央派王耀南去查实,王耀南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冤案,理由明摆着,当时日军正在冀中大扫荡,只要这100多人里有一个是“特务”,冀中司令部早就被剿灭了。 冀中区党委和冀中军区不同意王耀南对熊大正特务案的结论,要求中央重新派人复查熊大正特务案。毛泽东又派遣北方分局书记彭真、北方分局社会部部长许建国前去复审。复审结论是:逼供不足为凭,锄奸扩大化应予纠正。 但即使如此,在冀中军区政治部的极力推动下,“经晋察冀军区锄奸部审讯,北方分局社会部同意,定熊大正为国特。” 1939年7月,在一次转移时,熊大缜被卫兵史建勋借口枪走火打死(王耀南将军之子王太行于2017年11月《关于“熊大正案”的真实历史》)。

  这故事看着实在令人气得牙根儿痒痒,有当年看伤痕文学/电影那种感觉了。怪不得短时间内就得到2000个赞。

  还好我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只感觉此答主春秋笔法之高。

  此答主煞有介事地引用了王耀南将军之子王太行的《关于“熊大正案”的真实历史》这篇文章,似乎说明她的故事很可信。她的许多信息的确来源于此文章,但是麻烦您把文章内容截全,OK?

  王太行先生的这篇文章的确是此事最可信的材料。因为当时冀中军区党委向中央上报了熊大正特务案,包含熊大正及其供出来的上百人都是特务。毛教员和中央不同意这个调查结果,因此派了王耀南将军去调查此事。

  王耀南将军是秋收起义起就跟随毛主席的,政治上绝对可靠。另外,此特务案的关键在于熊大正制造“假地雷”炸死上百名八路军战士。要想判断此事的真伪,以及熊大正是否是有意为之,必须要懂相关技术。而王耀南将军从小就在安源煤矿长大,秋收起义的时候是爆破队副队长,后来被认为是我军的工兵之父、“地雷战王”,在这方面是绝对的专家。综合政治、能力、资历,王耀南将军就是最合适的人选,调查结果非常可靠。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