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初期北京市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
在1949年3月举行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毛泽东提出在已经解放的区域里进行肃清反动残余力量的任务, 并强调今后必须学会在城市中向各种反动分子作各种斗争的重要性, 他说:“如果我们不去注意这些问题, 不去学会同这些人作斗争, 并在斗争中取得胜利, 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 我们就会站不住脚, 我们就会失败。”[1] (P1427)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 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 他又明确地把“肃清一切危害人民的土匪、特务、恶霸及其他反革命分子”, 列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所必须做好的八项工作之一, 并要求:“在这个问题上, 必须实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即首恶者必办, 胁从者不问, 立功者受奖的政策, 不可偏废。”[2] (P395) 1950年3月18日和10月10日, 中共中央两度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此后, 北京市在解放初期肃特斗争的基础上, 大张旗鼓地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
一、遵照中央指示开展镇反运动
北平和平解放前是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华北的政治军事中心, 各种反动势力纷纷聚集于此。光是北平的国民党特务组织就有国防部保密局 (军统) 、党通局 (中统) 、国防部二厅、华北“剿总”二处及阎系、美特等八大系统, 特务分子数以千计。北平和平解放后, 国民党宪兵十九团、刑警队以及八大系统的特务有许多化装潜伏在市内, 继续作恶, 扰乱社会秩序, 还有封建会道门和欺压残害人民的恶霸土匪在暗中活动。正如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所说:“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中国反动派对于他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失败, 是不会甘心的。”[1] (P1427) 北平和平解放后, 国内外反革命势力仍然不甘心失败, 继续在北京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对这些反革命分子必须采取坚决镇压的方针, 这样, 人民群众才能翻身, 社会秩序才能安全, 人民政权才能巩固, 生产力才能得到解放。
1950年3月18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分子活动的指示》, 针对许多地区反革命分子活动十分猖獗的情况, 要求各地对反革命活动必须予以严厉的及时的镇压, 决不能宽容。但是, 在革命胜利后, 不少干部产生了和平麻痹思想。有的对中央强调宽大的政策理解不全面, 忽视了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以致产生了“宽大无边”的偏向, 对有些反革命首要分子和解放后仍然继续作恶的反革命分子, 处理得太轻, 重罪轻判, 把不该宽大的宽大了, 对一些反革命分子放虎归山, 使他们逍遥法外。这不但为人民群众所不满, 妨害了他们对反革命进行斗争的积极性, 在客观上, 对反革命分子也是一种纵容和鼓励, 助长了他们的反动气焰, 使他们能够继续进行破坏活动。北京人民群众不断向政府控诉这些反革命分子的罪行, 他们说, “解放了, 我们还没有真正翻身”, “如果再宽大, 我们就活不了了”。他们埋怨政府“为什么不给我们作主”, “为什么总是宽大”, 并且提醒政府说:“要是再宽大, 反革命分子就要造反了。”[3] (P82) 这些都说明, 北京人民迫切要求人民政府采取坚决方针, 严厉镇压反革命, 使广大人民得以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