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什么批评彭真?
彭真曾是毛主席任命的文化革命小组组长,长期担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市长,是一位功勋卓著的老革命。
可是,1965年11月10日,上海发表毛主席亲自修改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后,彭真却支持吴晗,拒绝转载这篇文章。此后半年,围绕着是否转载,是政治批判还是学术批判,毛主席关于《海瑞罢官》要害问题的谈话,彭真制定《二月提纲》等事件,充分展露出彭真与毛主席的认识分歧。
今天,小兵在红歌会网看到了彭真女儿傅彦的回忆文章《我父亲彭真心目中的毛主席》。
看完之后,小兵对彭真有了更加全面了解。傅彦从彭真同志完整的一生来看,认为“父亲是毛主席伟大战略部署坚定的践行者”,小兵觉得也是很有道理的。
傅彦在回忆中说:从1937年至1966年近30年的岁月中,毛主席前后将关乎中国共产党革命中六个重要任务交给了父亲彭真:去开拓、建立晋察冀根据地;主持中央党校、中央组织部工作;建立东北根据地;接收北平、建设首都北京;八大后进入中央工作;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
从这些历史中,我们能够看到毛主席对彭真的巨大信任!
1980年初,曾经被毛主席批评过的彭真说:讲对毛主席的个人崇拜,就不能把账都算在毛主席头上,我们这些人都有责任。针对当时社会上有人诋毁毛主席,彭真旗帜鲜明地说:毛主席的历史功绩不容否定,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党工作的指针。如果丢了毛主席这面旗帜,必然造成混乱。
当然,傅彦在回忆中也承认:“后来看,担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的彭真和毛主席希冀不同。”
那么,毛主席和彭真之间,到底有哪些认识上的分歧呢?
小兵将用“四个回合”,为网友们展现那段非常复杂的历史进程:
第一个回合:彭真非主动转载姚文
1965年,姚文《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后,毛主席看到从北京到福建,从江西到浙江的报纸上,都没有转载,他非常愤慨,于是指示上海将这篇文章印成单行本,向全国发行。结果,北京继续采取对抗态度。
11月26日,毛主席妻子对罗瑞卿说:对《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北京的《人民日报》、《北京日报》都不理睬。罗当场表示:我们《解放军报》支持。
11月29 日,在压下姚文19天之后,得知《解放军报》要转载的彭真,不得不要求《北京日报》也转载了。
但,彭真选择了一个巧妙的策略,在编者按中,力图把讨论局限在学术领域。而《解放军报》的编者按,则指出吴晗的《海瑞罢官》是一株大毒草,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各报纷纷效仿的是《北京日报》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