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精心谋划,抗美援朝,首战必胜!
今天是2023年10月25日,距毛主席130周年诞辰还有63天,今日推荐:《毛泽东与抗美援朝》
从中国人民志愿军渡江那一天起,毛主席的全副精力都集中到朝鲜战场上了。
毛主席一生中指挥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统率过百万以上的大军同时在几个战场上与敌人作战,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他有着高人一筹的战略指导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但是,指挥抗美援朝战争,对他来说毕竟是一个新的课题。
这是在一个新的战场上——国外战场上,同一个新的敌人具有高度现代化装备的美国军队作战。怎样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新胜利,这需要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新的经验。
抗美援朝战争怎么打法?
当时的朝鲜战局十分严峻。美国和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后,分三路北进。东路占领元山,中路进逼阳德,西路美军正作围攻平壤的准备。按照麦克阿瑟的计划,在占领元山和平壤之后,先东西对进,打通联系,然后向鸭绿江边推进。
还在志愿军出兵前夕,毛主席和彭德怀等研究敌情后商定:利用敌人东西对进的时机,志愿军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也就是朝鲜半岛细腰部(又称蜂腰部)地区以北,构筑两道至三道防御阵线。如果敌来攻,则在阵地前面分割歼灭之;如果平壤美军、元山南朝鲜军两路来攻,则打孤立较薄弱之一路。在六个月内,如敌人固守平壤、元山不出,则我军也不打平壤、元山。在我军装备训练完毕,空中和地上均对敌人具有压倒的优势条件之后,再去攻平壤、元山等处。这就是说,六个月以后再谈攻击的问题。
然而,志愿军渡江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完全不是设想的那个样子。麦克阿瑟改变了东西对进的计划。美军和南朝鲜军分散为东西两路,大举北进,速度甚快,直向中朝边境逼近。原定的阻敌方案,即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一线防御六个月以后再进攻的作战部署,已经不适用了。
麦克阿瑟查看军事部署
根据敌情的变化,毛主席迅速改变作战部署。
十月二十一日凌晨二时三十分,他致电彭德怀等,正式下达第一次战役的部署。他看出麦克阿瑟在战略判断上犯了一个大错误,即“美伪均未料到我志愿军会参战,故敢于分散为东西两路,放胆前进”。他断定,“此次是歼灭伪军三几个师争取出国第一个胜仗,开始转变朝鲜战局的极好机会”。过了一个小时,毛主席又电告邓华等:“现在是争取战机问题,是在几天之内完成战役部署以便几天之后开始作战的问题,而不是先有一个时期部署防御然后再谈攻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