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毛主席领导办的这份“小报”究竟小,还是不小?
李克勤(jixuie)题记:在毛主席晚年那个时期,中国除了一份小报外,几乎就只有大报。这份小报指的是毛主席亲自领导办的《参考消息》。这份小报形式上不大,只有《人民日报》一半那么大的纸张,然而这份小报内容却和所谓现代社会的那种“小报”——专门登一些名人轶事,或者花边新闻,供大众茶余饭后闲聊之用的“小报”,完全不同,也就是说小报的不小,内容充实。《参考消息》可读性极强,的的确确是1970年代中国普通老百姓普遍爱读、爱谈的一份“小报”,但从道和器两个层面看,那都是具有革命性的道器变通之变。在道层面,其思想境界更高,它可以登载骂我们的内容,这在器层面可以让我们知道敌对势力的动向,无疑这份报纸可以起到毛主席说的“种牛痘”的效果。经常读这份报纸的人,是不是头脑会更清醒呢?是不是有益于避免夜郎自大的不良习性呢?如果还没有领悟到毛主席的深意,那就请品味一下苏东坡的这个说法——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毛主席说要把《参考消息》办成"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主席用的方式就是抓住独特性,独树一帜——有组织的种牛痘。一直到21世纪,《参考消息》依然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300万份,2011年跻身世界发行量百强排行榜第5名。如果要论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那个时候,恐怕这份报纸的读者应该是世界第一了。
01
毛主席办的《参考消息》无疑是天下第一的“小报”
1957年春天,毛主席在包括最高国务会议的几次重要会议上,接连阐述为什么扩大发行《参考消息》。他说:“这是为了锻炼我们。党内外都应该受锻炼,应该见世面,知道一点世界上的事情:敌人怎样骂我们,敌人家里的事情是怎样的。有人说这样会乱,不会乱的。”
“就是要见世面,要经风雨,不要坐在暖室里头。暖室里长的东西是不牢固的。”
毛主席关于出版反面材料的“种牛痘”的论断,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哲理,“种牛痘”似是“放毒”,实为“抗毒”,使读者“产生一种免疫力”。《参考消息》遵照“种牛痘”的思想办报,刊登资产阶级新闻媒体的材料,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取得非同一般的良好效果。
《参考消息》的历史被誉为“领先开放的光荣历史”。
【现在,我们决定扩大发行《参考消息》,从两千份扩大到四十万份,使党内党外都能看到。这是共产党替帝国主义出版报纸,连那些骂我们的反动言论也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目的就是把毒草,把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摆在我们同志面前,摆在人民群众和民主人士面前,让他们受到锻炼。不要封锁起来,封锁起来反而危险。这一条我们跟苏联的做法不同。为什么要种牛痘?就是人为地把一种病毒放到人体里面去,实行“细菌战”,跟你作斗争,使你的身体里头产生一种免疫力。发行《参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教材,就是“种牛痘”,增强干部和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毛主席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