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南京路上好八连题诗 ,唯一的杂言诗,唯一的基层连队

2024-01-15 1057 0
作者: 王树人 来源: 党史博采公众号

  纵观毛泽东一生所创作的诗歌,几乎都是绝句和律诗,仅在1963年8月1日建军节这一天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连队题写了一首杂言诗。这首题为《八连颂》的杂言诗是:“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因此叫,好八连。解放军,要学习。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纪律好,如坚壁。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益在哪?团结力。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毛泽东所歌颂的这个连队,就是后来国人皆知的驻扎在上海市的“南京路上好八连”。

  8连是从山东进入上海的

  “南京路上好八连”原来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极为普通的连队。1947年上半年,重点进攻山东的国民党主力部队从西南两个方向扑向我解放区,直逼胶东。中共中央华东局和华东军区机关驻地受到严重威胁,战争的态势决定了我党政军机关要不断地机动转移,大量的军需物资需要运输。因原军区机关特务团兵力不足,故就决定组建一支担负保卫机关和后勤运输任务的连队。连队最初定名为“华东军区特务团四大队辎重连”。8月6日,在山东莱阳城西水沟头小园村,华东军区特务团把招来的几十个胶东农民子弟组编在一起,组成了该团的四大队辎重连,并召开了连队建连命名大会。

  1947年12月4日至26日,因战势所趋,建连集训还未结束的辎重连就奉命参加了莱阳攻坚战役(莱阳狙击战)。后来,辎重连到达诸城补充了兵员,增加了编制,就进行了改编,由原来的“特务团四大队辎重连”改称为“华东军区警卫旅旅直重炮连”。再后来,重炮连又奉命开往益都龙岗参加了军训和新式整军运动,逐渐成长壮大起来。1948年4月,被警卫旅旅部授予“巩固部队优胜连”的光荣称号。

  1949年春末,重炮连离开山东进军南下。渡江战役前夕,又更名为“华东军区警卫旅特务团1营1连”。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6月2日,脚穿布鞋的1连指战员从硝烟弥漫的战场来到繁华的大上海。当时没有直接进市区,在北火车站月台上露宿三夜。后连队拉到跑马厅后面一排马厩里住了一晚,又搬到苏州河畔一个废旧仓库里住,睡在水泥地上。整个6月份从没有住过市民一间屋,没喝过市民一口水。6月中旬,1连改编为“上海公安总队内卫1团2营8连”(1959年2月,连队改编为“上海警备区警备团3营8连”)。直到7月初,才驻进被称为“十里洋场”的南京路对过的豪华刘公馆。在刘公馆,里面的一切对于这些在农村生长的战士来说,都是新鲜而陌生的。自来水不会用,电灯不敢开,守着抽水马桶不会用,还要到外面找厕所……为此,连部还专门组织大家学习了城市生活知识等。驻守在“灯红酒绿”的南京路,8连首任指导员张成志在党支部会议上指出,我们要让全连保持高度的警觉性。之后,官兵们每天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习《入城公约十大守则》,做到了身居闹市却一尘不染。在上海,8连先后在城区和工厂等地执行警卫任务。

查看余下7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