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批方先觉:不顾民族大义,投敌失节,自毁清誉

2024-05-28 11910 14
作者: 王达阳 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红歌会网编者按】近日,关于曾经投降日军的国军将领方先觉因为一部即将上映的电影引发热议。如何看待方先觉的投降?如何评价方先觉?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表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王达阳同志的《两个抗日名将的迥异结局》值得人们思考。文章中谈到张自忠和方先觉时说:“张自忠和方先觉同为军人,都曾在抗日的战场上浴血奋战,立下汗马功劳,却在关键时刻做出不同的选择,结果为国死志者,风光霁月,享誉至今;投敌失节者,自毁清誉,抱恨终身。”“张自忠以死报国,用鲜血证明自己为国家、为民族死战的决心,成为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民族英雄;方先觉悲愤之下投降了敌人,确是不顾民族大义,丧失了军人气节。”近年来,某些不良媒体、不良文人,为这样一位投降叛国的国军将领涂脂抹粉、篡改历史,大搞历史虚无主义,很多青少年、民众受到错误引导,造成认知混乱,有必要再来回顾最高党媒的这篇文章。


(图片源自网络,红歌会网配图,侵删。)


  方先觉——失足成恨毁清誉

  方先觉,1903年生,安徽萧县人,毕业于黄埔三期。他为人耿直豪爽,带兵有道,能深入了解士兵疾苦,并身先士卒,很受将士们的拥护。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方先觉率部辗转于上海、徐州、九江等地担任防务守备,出色完成任务,多次升迁。1941年至1942年的三次长沙会战中,方先觉所率的预十师阻击日军十分出色,尤其是第三次长沙会战中,预十师与日军短兵相接、白刃相向而岿然不动,方先觉甚至写下遗嘱、誓死守土。最终,他们顶住敌人两倍于己的兵力和凌厉的攻势,坚守长沙不退,促成了“长沙大捷”。“长沙大捷”是在同盟国部队接连失利的情况下取得的,大大鼓舞了同盟国对日作战的士气,被蒋介石称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方先觉因此被提为第十军军长,名扬天下。他不为功利所诱,自有主见,面对何应钦、陈诚的拉拢,他说:“值此抗战危难之时,我只知道报效国家,决不为私人私利所用!”凛然大义,不失英雄本色。

  至此,年近不惑的方先觉可谓战功赫赫、声名远播。随着战局的风云突变,方先觉迎来了平生最为艰苦也是中国抗战史上最惨烈的战役——衡阳保卫战。在这次战役中方先觉功亏一篑,坚持抵抗47天后投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污点。

  1944年6月下旬,衡阳城四面被日军包围。方先觉所率第十军担任防御任务,总兵力约1.8万人。进攻衡阳的是日本关东军精锐部队,凶悍无比,扬言“三天攻下衡阳”。6月23日,两军交火,这一仗一直打到8月8日,打得惊天地、泣鬼神。日军兵力一度由数万人增加到21万人之多,他们动用大量重武器,搞地毯式轰炸,乃至施放催泪毒气弹、在水源投毒等。方先觉将生死置之度外,交战过程中坚决不后撤,大声说:“我与阵地共存亡!”为将士们树立了不怕牺牲的榜样。到了后期,双方阵地犬牙交错,战况惨烈,敌我双方死伤之众,盈街累巷,血凝满地。8月上旬,衡阳城内粮弹库大部被烧毁,没有补给。有生的战斗兵力也只剩下1200多人,还在抵御敌人的第三轮总攻。蒋介石承诺的援兵久久未至。

查看余下4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4条)

1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