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王鹤峰主持召开太岳根据地党政军联席会研究部署临汾攻坚战役
太岳革命根据地始创于抗日战争初期,是由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亲自选定,由薄一波、王鹤峰等老一辈革命家所创建领导的抗战基地和革命大本营,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巍峨丰碑。
该根据地于1937年冬季创建,1949年8月撤销,历时12年,安子文、薄一波、聂真、王鹤峰、顾大川等五位老一辈革命家,先后担任太岳区党委书记。
在此期间,王鹤峰于1944年3月,任太岳区党委副书记(书记薄一波)兼党委组织部长、太岳军区代政委(司令员陈赓、政委薄一波);于1945年8月,任太岳区党委书记兼太岳军区政委(司令员王新亭);于1948年7月调离。在太岳区党委和太岳军区任主要领导历时4年多。
太岳根据地在1947年,即王鹤峰任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时达到鼎盛时期,此时,管辖横跨山西、河南的5个专区、47个县(市),其中辖山西4个专区37个县,辖河南2个专区10个县(今分属济源、焦作、洛阳、三门峡4个市)。辖区范围扩大到同蒲铁路南段和汾河以东、以南,白晋铁路和晋(城)博(爱)公路以西,豫西之洛宁以北的三角地带。
王鹤峰(1911--1999),系河南省濮阳县人。于1930年参加革命,1931年入党,历任中共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委员、八路军决死一纵队党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太岳区革命根据地党委书记兼太岳军区政委、晋冀鲁豫军区太岳纵队政委,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第四纵队政委、野战军第八纵队政委,华北军区所属太岳军区政委,中共中央华北局党校临时教务处主任、北京市委委员(当时不设常委,委员为副市级领导)兼组织部副部长,中央军委铁道部政治部主任、国家铁道部政治部主任兼中央军委铁道兵团政治部主任,中共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兼工业部长(当时为中央直辖市),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驻中共中央东北局监察组长,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共太岳区党委机关,先后设在山西省沁源县的阎寨、安泽县的桑曲、沁水县的郑庄、阳城县的城关。
解放战争初期,即1946年1月,太岳根据地党政军机关迁入阳城县城,当时,王鹤峰任太岳区党委书记兼太岳军区政委,牛佩琮任太岳行署主任,王新亭(后为刘忠)任太岳军区司令员。
阳城县党、政、武装领导机关,也在阳城刚刚解放之后,就撤回县城,使县城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太岳区与阳城县的指挥中心。
其间,太岳区党的许多重要会议在此举行;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重大决策在此做出;太岳部队出击内线、打入外线、进兵中原的军事行动在此启动;全区土地改革与整党运动的大政方针在此作出,并在阳城试点推行,从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太岳区也在阳城胜利完成了其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