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华:张学良、杨虎城是不是爱国将领?


  这一节的主题是:为何张学良、杨虎城不打红军?

  我们讲红军东征、西征,在分析敌军力量时都有张、杨的部队,但在战场上似乎没见到他们。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西北“剿总”副司令代理总司令,杨虎城是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但在红军东征、西征过程中,他们掌握着十几万部队,似乎没有参战,也没有乘机抄后路攻击我们的根据地,难道不奇怪吗?有的或许认为,他们是爱国将领,与红军有默契,这种认识有一定道理,但却有些一相情愿,是不了解历史过程形成的认识误区。他们之所以不打红军,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不打,而是由一系列原因导致。

  首先,是张、杨的东北军、西北军难以战胜红军,惧于红军的威力。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之前,蒋介石成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兼总司令,张学良任副总司令并代行总司令职权,以东北军为主力,统一指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等省军队。东北军的4/5参加“围剿”,包括于学忠第五十一军、董英斌第五十七军、王以哲第六十七军和何柱国的骑兵军等。(图1)

  图1

  张学良本来以为,他的军队是以逸待劳,无论是兵员数量还是武器装备,都远远胜于红军,肯定会让红军一触即溃或望风而逃,却万万没想到,几次交手后损兵折将,连战连败。开始只是陕北的红十五军团应敌,在劳山设伏,仅用半天时间,就打掉王以哲六十七军一一零师大部,击毙师长何中立,俘敌2000余人,缴战马300余匹,还有大批武器装备。(图2)紧接着又向榆林桥守敌发起攻击,全歼一零七师守军1个团加1个营,俘敌团长高福源以下18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图3)

  图2‍

  图3

  中央红军到陕北与红十五军团会合后,张学良调整部署,以董英斌五十七军4个师和王以哲六十七军1个师“围剿”,但在毛主席亲自指挥下,直罗镇一战全歼董英斌一零九师,击毙师长牛元峰,还歼灭一零六师1个团,毙伤约1000人,俘敌5300余人,缴枪3500余支,打破“围剿”,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张学良不到2个月打了3仗,竟然是三战三败,被红军歼灭近3个师,俘虏了9100余人,还被打死了2个师长,不算打死的,只是被俘虏的人数与红军数量都差不多了。一支是远征二万五千里的疲乏之师中央红军,一支是刚到达陕北不久的红二十五军,还有一支是被反复“围剿”打击的陕甘根据地红军,加在一起仅有万余人,竟然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这仗还能继续打下去吗?张学良对部下说:“看看红军,走了那么远的路,吃了那么多的苦,竟然不散不垮,还这样能打,真了不起!咱们都是带兵的人,大家说说,谁能带出这样的军队?谁要能,我就把位子让给他!”从此,东北军与红军再无大战。

查看余下8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