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石:谭嗣同们的局限


  1898年发生的“戊戌变法”运动,至今依然搅动人心。这场近代史上影响巨大的虎头蛇尾变法,后因种种缘故彻底流产了,后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的喋血殒身而告终,留给后人太多遗憾与慨叹。

  戊戌六君子中,名头最大者莫过于谭嗣同。同样为变法献出生命,六君子中何以独有谭嗣同为后人持续咏赞缅怀?内中不是没有缘由的。

  当慈禧做出终止变法、剪除变法代表人物决定时,得知消息的变法领袖康有为、梁启超闻讯逃亡日本,唯有谭嗣同断然放弃求生机会。他慷慨声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仅此一点,谭嗣同就值得后人永久敬仰。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一直崇尚舍生取义。况且,彼时的大清王朝,早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举国之内,上至朝廷,下至庶民,茫然混沌,醉生梦死,没几个人愿意或能够思谋国家民族的现实与未来。国家情势危殆至此,确令极少数清醒者椎心泣血,忧心如焚。这期间,动议并竭力实施变法维新的诸多人,便是极少数清醒者中的杰出代表。

  然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变法者们,由于主客观原因限制,最终壮志未酬,一些人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

  谭嗣同的感人之处,绝非仅表现在他甘愿为变法而死一件事上。他的感人故事还在延续着。有关此段感人典故的真实性,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说确有其事的,有说是源自文艺作品的。但不管怎么说,谭嗣同已有了甘愿为变法而死的事实存在,因此,笔者宁愿相信这一典故确有其事。

  事情大致如此。六君子在北京宣武门外执行死刑。行刑前,谭嗣同妻子哭喊着告诉他:我还没有你的孩子,没有给谭家留下后代,想为你生个孩子。谭嗣同闻听后,神色坦然地对妻子说:如果谭家子孙出生在这样一个没有前途、看不到未来的时代,我宁愿他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

  此一番话,尽显义无反顾的志士仁人风采。籍此可见,临刑前的谭嗣同念兹在兹的不是个人及家庭,而是满满的懊悔与悲愤。好不容易有了个变法图强的机会,仅仅存在了百余天,便黄粱梦碎。这让誓死献身变法图强事业的他,情何以堪?于是横下一条心,了却身后事。惟愿以自己一腔热血与一片丹心,警醒朝廷,唤醒黎民。更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得偿夙愿,民富国强。让泱泱华夏,从此再不受列强欺凌。谭嗣同的非凡表现,无论从精神意志的任何一个方面,都透彻地证明了,他是真正大写的中国人,堪为鲁迅先生赞美的“中国脊梁”。

  而最激励人的,当属谭嗣同就义前留下的《绝命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全诗意气豪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感天动地,让他名扬华夏,蜚声海外。尤其最后两句,更是激励了其身后无数的志士仁人,不屈不挠地为争取国家民族独立、富强、民主、自由而不懈奋斗,直至像他一样献出宝贵生命。

查看余下4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