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石:忆曾导
曾导不是导演,更不是博导,他叫曾凡林,是我们镇里一位颇负盛名的老教师。何以称他曾导,盖因他退休前长期在镇教办室工作,主抓教育教学督导和全镇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故被同事们戏称为曾导。
前年春上,一个毫不知情的日子,一向身体很好的曾导突患疾病,猝然离世,享年八十余岁。乍然听到这个消息,我深感意外,心里久久难以平静,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与曾导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
与曾导初识,在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候。大概是春期开学不久,公社教改组领导到学校听课。下午第二节是数学课,曾导一行二、三人在上课铃未响之前,走进我们班的教室。那时的曾导三十刚出头样子,中等个头,明眸方脸,面色红润,态度和蔼,从走进教室那一刻,一直笑眯眯的。
尽管曾导看上去很和善,但必定是上级领导,同学们见了都毕恭毕敬的,言语动作比往日规矩了很多。
我那时是副班长兼学习委员,学习成绩次次位列班级第一,是各科老师眼里十分看重的学生。教我们数学的许老师,二十几岁,身材苗条,温润美丽,是同学们心目中圣洁的女神。许老师教学认真负责,对学生和蔼可亲,从未见她厉声斥责过哪一个学生,更谈不上打骂了。
整整一节课中,许老师单让我起来回答问题就不下六七次,我也没有辜负老师期望,总是对答如流,这让老师很满意。
下午第四节,课外活动。教改组领导召开课后座谈会。他们那天一共听了三节课,参加座谈会的人员有三个年级的作课老师和每班选派的两个学生。
在对作课教师授课情况做一番综合评价后,曾导开始逐一询问参加座谈会的学生,借以检验教学效果。他首先问初二年级的张姓同学:你们今天讲的是地理课,那你说说咱们国家的四大海分别叫什么?
参加座谈的张同学是所有学生中年龄最大的,见领导提问自己,脸一下子憋得通红,哼哧了老半天竟答不上来。曾导见状,面带微笑,循循善诱地鼓励道:不着急,再想想。
张同学虽稍稍平静下了心态,可还是答不上来。停了老半天,才突然说了句:青海。
其实,这样的问题连我都能回答得出来。听张同学这样说,大家都忍不住下笑了起来。张同学窘迫极了,额头上早已沁出了汗水。谁知曾导,并未停止询问,他不仅没有责怪张同学,反而也忍不住吃吃笑着说:继续说。嗯,青海?还有呢?噢,咱们不是还吃青海盐嘛。正是这样一句话,深深烙印在我脑海里,令我终生难忘。
接着,曾导缓缓地把目光转移到我身上,我陡然一惊,不由得心跳加速。刚才还在笑张同学,哪知这么快就轮到了自己。曾导依旧笑笑的,瞅着我说:刚才听你们班的课,看你回答问题很流利。你们那节课讲的是平行线,你就说说,啥叫平行线?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