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什么要写下《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1934年1月2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作了关于中央委员会报告的结论的讲话,后来以《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为题编入1951年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这是一篇影响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光辉文献。毛泽东在讲话中引用了赣南苏区人民的一句由衷感叹“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要求共产党人要关心群众痛痒,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
今天重温这一经典文献,对于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只有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毛泽东第一次把人民群众形象地比喻为“铜墙铁壁”。
孙立新作品,油画《我们一定会回来》
1934年,正值革命斗争形势异常严峻的时候,蒋介石调集重兵,采取遍筑碉堡的“堡垒主义”新策略,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
据史料记载,国民党军仅在江西筑建的碉堡就达4000多座。一些人误以为这些“乌龟壳”是压制共产党人的“铜墙铁壁”。
国民党军封锁红军建造的碉堡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毛泽东用国内外史例告诉人们:“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
他指出,无论是拥有坚固城池宫殿的中国历代封建皇帝,还是世界上最凶恶的俄国皇帝,“群众一起来,一个个都倒了”。
蔡亮、张自嶷作品,油画《三大主力会师》
只要把群众团结起来,中国革命就一定能取得胜利。毛泽东的论述,既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伟大真理,也形象说明了“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这一历史规律。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历史昭示我们,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只有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毛泽东提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杨家岭农民亲切谈话。
他通过仔细地调查研究得出结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
在很多人看来这些群众生活上的小事,毛泽东认为都是共产党人的大事,“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