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照搬苏联”?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人以“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给毛泽东时代盖棺定论,“照搬苏联模式”后来便被各路精英时常祭出来否定毛泽东时代。
事实真的如此吗?
1956年4月25日,毛主席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是毛泽东时代指导我国经济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的一份重要的纲领性文件。
1956年初,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开始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向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转移。社会主义建设,从1953年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已有3年多的实践经验。对于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也逐步有所了解。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戒鉴,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已经提到了中国共产党面前。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
毛主席亲自审定的《论十大关系》全文公开刊印于毛主席逝世后的1976年12月26日,后来又收录到1977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S卷和90年代出版的《毛泽东文集》第七卷。《论十大关系》全文约一万两千字,其中竟有18处(以下用序号数字+#标注)提到了苏联。我们就从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文本出发,看看毛泽东时代是怎么“照搬苏联”的?
(注:以下红色字体为《论十大关系》原文,灰色字体为笔者的读后感,本文前年曾发于别的公众号,现将修订版发于此)
1#: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读后感: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到社会主义新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是全新的挑战;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新中国成立时已经有了32年的发展历史,苏联经验对我们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列宁在领导十月革命的过程中开辟出了经济不发达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光辉道路,解决了前进道路上一系列迫切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就是著名的“列宁五条”:
第一,不要放过夺取政权的有利条件,无产阶级应该夺取政权,不要等待到资本主义使千百万小个体生产者居民破产的时候;
第二,剥夺工业中的生产资料,并把它们转归全民所有;
第三,至于中小个体生产者,那就要逐渐地把他们联合到生产合作社中,即联合到大规模的农业企业、集体农庄中;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