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葵花永向阳——《丹心集》自序

2024-04-29 771 1
作者: 湘江日夜潮 来源: 红歌会网

  我至今依稀记得,我刚刚上小学的语文前几课都是《毛主席语录》。第一课“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二课“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第三课“长大要当工农兵”……那时候的教育,真是以培养又红又专的学生为主啊!毛主席把工农兵的地位提到了不能再提的高度。

  毛主席逝世后不久,我因全家乔迁转学到另一所小学了。那时候的学校和各个生产队结成对子,农忙时会安排学生下地劳动,我就是那时候第一次看到了向日葵。

  我们每个人斜挎着瘪瘪的书包,里面只有一个装着自带饭菜的铝制饭盒,迎着朝阳而行。我们一路观看着向日葵,它们每个都向着阳光似乎在笑,好不壮观。那一刻,沐浴在阳光下的我感觉自己也是朵葵花。太阳的博大,只有在那美丽的大自然才让我第一次体会到。

  当我戴上红领巾的时候,已经被改称呼了,叫“中国少年先锋队”;此前,姐姐们曾经被称为毛主席的“红小兵”,大姐还戴过红袖标,被称为毛主席的“红卫兵”。但是,我上小学以后的日子,几乎就是中国“去毛化”与“去红色化”拉开了序幕的时段。

  接下来的“红卫兵”被取消,我上高中时候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但是,我始终把自己这个团员身份看作是毛主席的“红卫兵”。也不知什么时候,党刊《红旗》杂志被硬性改为了《求是》;全国很多沾点红色的一些名称都在改,甚至有的毛主席塑像在被偷偷拆除……

  大约是我刚刚上高中时候吧,作为工人阶级一员的父亲告诉我,国家取消了原来毛主席给予我们这些工人子弟的“接班”待遇,以后只能靠自己考大学自己谋求职业了。可是,那时候考大学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全班60人能考上的也就是1-3人。后来,我了解到我们东北考大学的名额是很有限的,且存在被南方人严重侵占现象。

  1986年,我抱着“勤工俭学”的理想,在保留学籍情况下,参加龙江县毛纺织厂招工考试并于年底入厂工作。那以后,我还真正成了“工农兵”之一员了,只不过是冠以新名词叫“全民所有合同制工人”,享受“全民所有固定制工人”一样的待遇。

  工作后的最初工资是徒工工资18.5元,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我,后来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记得有一次考试还是在车间借的路费钱,那时候曾经有过的“互助会”一样的组织虽然被取消了,但是能在单位借出钱的我也着实高兴了一阵子。

  在“造不如买”的错误理念引导下,我所在工厂错误引进西德先进设备,却不能引进其核心技术而高薪请来西德技术人员,像伺候爷爷一样伺候他们。最终,伴随着与小日本一个订单合同的终结,这些耗费巨资买的设备变成了废铜烂铁……在这种大环境制约下,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就开始面临工厂严重压资和不定期放假的半停产状态了,而且一发而不可收,直到我被迫卷入中国改开后工人下岗潮,沦为下岗工人的我至今已经算是改开时代全覆盖了。

查看余下6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