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高楼:甄子丹版叶问为何不愿当民族英雄,而愿当顾家的心灵鸡汤大师?
在甄子丹版《叶问》第一部中,叶问痛打了日本鬼子,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但是,他的这种打斗是非常被动的。不像其他电影,比如李连杰版《精武英雄》中的民族英雄陈真那样主动去找日本人踢馆,更不像陈真主动去东北这个日本人最集中的地方快意恩仇。最初,日本人占领了佛山后,叶问也像其他普通中国人一样低眉顺眼地去拉煤糊口。但是,当他看到自己的好友廖师傅为了区区一袋米而被日本人开枪打死后,他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要求一个人打十个。
当获胜后,他只拿了属于廖师傅那一袋沾满了鲜血的米,并送到他的家人那里。可见,叶问的出手只是替人打抱不平,并没有挑战日本人的意味。后来,反倒是日本军官三浦主动要求比武,而叶问一开始是拒绝的,这也算秉承了他平日里一贯拒绝别人主动挑战的作风。后来,他也终于应战,并痛殴了日本军官三浦,而其他日本人也一贯秉承了背后下黑手的作风,从背后开枪打伤了叶问。这个时候,叶问想不当民族英雄都不可能了。
而到了《叶问》第二部,甄子丹扮演的叶问好像生怕别人,尤其是英国人认为他是一位民族英雄,生怕英国人认为他有可能举起民族主义大旗,然后带领民众来个反抗英殖民统治的大动作。因此,当他战胜英国拳王龙卷风后,便第一时间表示自己并不是想向世人证明中国武术比西洋拳术更加厉害,而是想说明人无论社会地位如何,但人格是平等的。而且,他目前最想做的是回家(而不是趁热打铁、揭竿而起)。
原来,导致他和英国拳王大打出手的不是英国的殖民统治,而是英国人对他们武术界的不尊重和蔑视。而他追求的是尊重,是和英国人一起平平等等地好好过日子。而英国人对此显然是欢迎的,台下绝大多数英国人对叶问报以热烈的掌声。在这里,叶问已经不是一位纯粹的民族英雄了,他成为了一名挥舞着橄榄枝的、心怀和平愿景的武术家或者文化交流大使。
到了《叶问》第三部,可以表达民族主义的东西已经荡然无存,可以显示叶问是位民族英雄的情节也消失无踪,只剩下和民族压迫没有半毛钱关系的泰国打手,还有泰森这个大老黑饰演的大反派与之进行的精彩绝伦的打斗。
当打斗完毕,泰森抱起自己不知为啥是黄色皮肤的女儿,旁边站在同样是黄色皮肤的老婆,眼神里满是温柔。看到这一幕,不知怎的我们突然想起顾城的一句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此时,这个大反派和一心想着老婆孩子的叶问居然在顷刻之间便达成了情感上的共鸣!我们觉得这个时候如果电影再响起《难忘今宵》这首歌曲当配乐,那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