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裂无声》:一部被严重高估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
姜文、宋洋等主演的电影《暴裂无声》口碑不错,某些影片网站的评分也很高。因为这部电影的题材非常具有现实主义的冲击力,而且影片的结局也非常悲惨、揪心。
同时,在拍摄手法上,该片有很多的隐喻,比如有热心影迷指出:主人公张保民的儿子张磊,一出场就在磊石头玩儿,后来石头堆塌了,这便暗示了这个孩子的命运。还有,姜文饰演的弘场矿业的老板昌万年,其公司所在的楼层是24层,24谐音是“儿死”等等……
可是,假如我们对这部电影细加品味,却发现很多令人尴尬的事情:昌万年作为一个民营矿业公司的老板,他到底有多大罪恶?
首先,他生活奢靡?也就是爱吃涮羊肉而已,同时有一个自己的射箭室,可这些对于一个老板来说也不算罪恶啊!
其次,他的公司在开矿过程当中,对当地的地下水造成了污染。以至于村子里有条件的人,比如村长,常年使用瓶装的矿泉水来过日子。可是,假如开矿公司是国有企业,难道就没有污染了吗?或者说,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但这一切都是民营企业造成的吗?
其三,他在盛怒之下用烟灰缸把手下打了个半死。可是主人公张保民不也把别人的眼睛扎瞎了吗?哪个比哪个道德呢?
其四,昌万年之前的确是涉嫌非法采矿了。但是,这种事情相比于当年半卖半送的国有企业改制浪潮,恐怕也不显得那么突兀吧!
最后,昌万年事实上是误杀了张保民的儿子张磊,随后藏匿了尸体。但是,民间发生的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而后逃逸的事件也不少啊!所以昌万年摊上这事儿,只能说是自己倒霉。当然了,他还有一桩绑架未遂的罪过……
也就是说,昌万年作为一个私营采矿老板,他的“原罪”似乎不是那么令人震惊,相反他不管出于什么心理动机,他还做过给小学捐款的善事。
假如影片在刻画这个人物时,多表现一些这样的事情,或许就合理了,比如:发生矿难,他毫不在乎,认为多赔几个钱就是了,然后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为了开矿,全然不顾机器的轰鸣声、扬尘等等对小学校教学环境的干扰。
还比如:对于地下水的污染,他也毫不在乎,而且还对反对的村民采用暴力打压的手段……
毕竟,这些做法是国有开矿公司做不出来的。
因此,在影片最后,我们尴尬地发现:其实片中最可恨的人物不是昌万年,而是那个衣冠楚楚的徐律师:张保民事实上救了他的女儿,但他还是隐瞒了张保民儿子死亡的真相!
另外,昌万年采用胁迫手段强行收购了另外一个老板李总的金泉矿业,然后紧接着他就派人把原来的工人轰走。这就比较奇怪了,难道他买下的这个矿场不需要工人吗?这个矿场的原班人马不是比新来的工人更加熟悉这个矿场的生产情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