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岩:文艺创作要与人民息息相关,与时代同步伐
坚持文艺与时代同步伐
——纪念人民文学家、社会主义诗人柯岩老师逝世十周年
陈飞龙
文艺与时代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进步的文艺总能为其时代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和积极的思想力量,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推动时代和社会前进的步伐。柯岩是一位有着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使命感的党员作家、社会主义诗人。她在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用自己的文字深刻反映时代的巨大变化,倾情描绘时代的精神图谱,用她精心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文艺与时代的关系,是柯岩文艺观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
纵观柯岩的文论,无论是对儿童文艺、诗歌、戏剧的评论,还是对小说、报告文学或散文的论述,柯岩一直强调文艺创作要与时代同步伐。柯岩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创作儿童诗出名的。1957年,她连续出版了三部儿童诗集:《大红花》、《“小兵”的故事》和《最美的画册》,1961年又出版了儿童诗集《帽子的秘密》。她的儿童诗充满着童心、童真、童趣、童言、童韵,博得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尤其是她的儿童诗代表作《“小迷糊”阿姨》、《帽子的秘密》至今仍在被儿童们朗读,影响了几代青少年。
改革开放以后,她虽然不再写儿童诗,但她依然关注儿童诗、儿童文学、儿童剧和儿童音乐的出版和演出,并写下来了系列的评论文章,收入文论卷就有10篇之多。在评论儿童文艺的文章中,柯岩十分关注儿童文艺与时代的关系。在《贺<童话百篇>问世》一文中,柯岩说,新中国50年代初期,曾有过一个繁花似锦的童话时代,创作了与时代同步的全新童话。①在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中,柯岩指出:“在时代精神与战斗性上,即文学的基本原则上,儿童诗和成人诗是没有区别的。在诗歌的艺术规律上,两者也是一致的。我们有些儿童诗为什么写得或毫无时代精神,或全无诗意,也许恰恰就是忽视了这个共性的结果吧!”②她接着说,儿童诗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和成人诗作者一样地去参加社会实践,站在历史的高度,和人民一起战斗,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有时代精神。”③
当观看了张奇虹导演的儿童剧《十二个月》后,柯岩在《永不凋谢的鲜花——看儿童艺术剧院<十二个月>》一文中,称赞她:“巧妙地把传统之经典与时代精神结合,从而焕发出了新的光彩,达到了新的高度。”④在《让孩子们健康成长》一文中,柯岩认为:“写作是很难的事,文学的路很长,绝不要脱离生活,要努力学习,要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要紧紧追随时代的步伐。”⑤在为《金波儿童诗选》作序中,柯岩写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游离于时代之外的美是经不起时间的销蚀的。如果我们每个诗人都既有自己的风格,又都富有时代特色,那么,我们的声音才不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⑥在为《田地儿童诗选》写的序中,柯岩指出:“即使是‘八十年代了’,'时代不同了’,但努力引导他们关心集体,热爱生活,恐怕仍然是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应尽的义务。”她还说:“诗人要和时代同步,时代变化了,必须重新去生活。即使旧有的生活积累和感情积累,也必须用新的时代的火炬重新照耀。”⑦儿童文艺创作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富有时代特色、要与时代精神结合、要用新的时代的火炬重新照耀,总之儿童文艺要与时代同步伐,这是柯岩对新时期儿童文艺寄于的殷殷嘱托,也为新时期儿童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