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 | 《一代洪商》:用唯物历史观讲好中国故事
看完历史剧《一代洪商》后,感觉心潮难平,禁不住想写点什么,写点什么呢?感觉第一位特别想说的,是我们怎么看待当下历史剧创作的问题。
一提历史题材剧,这些年来似乎人们已经陷入了一种误区,那就是由于创作上某些作品的引领,一提这些历史题材剧,人们印象里好像想到的就是帝王将相、就是才子佳人、就是宫庭争斗和后宫风月,就是《芈月传》之类的作品。比如,那个历史三百来年的大清王朝的历代帝王,从康熙乾隆到光绪宣统,几乎一个又一个被搬上荧屏银幕了,好像中国人特别喜欢这些宫廷内斗似的,一个几乎散发着腐败臭气的王朝,被某些作者满怀激情的一遍又一遍地唱着无尽的挽歌。其它各个朝代,也都是呈现一部又一部帝王霸屏的所谓历史剧作品。再后来,当社会上觉得这样一种创作方向大大偏离了时代和大众审美对艺术的要求,有关部门加以限制的时候,有的艺术家们又忽然觉得,不要再写历史剧了,写历史剧有风险,是一种出力不讨好的事。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于是,我们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我们可歌可泣的伟大传统,渐渐被疏远和边沿化了,这就是这些年影视历史剧的基本状况。
其实,我们伟大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支撑我们历史延续的伟大文明,可歌可泣的故事数不尽数,具有广阔的空间等待我们去创作去开发,等待我们的艺术家们去表现。历史上那些足以成为我们引为自豪的英雄豪杰,等待我们用艺术去再现和塑造,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后宫往事,它们不过仅仅是历史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很小部分,并非是整个历史的全部。历史还是由人民创造的。但是怎样去表现浩荡历史的主人,却长久以来被冷落了。而刚刚由央视八套热播的40集电视剧《一代洪商》,却一举打破了一个时期影视历史题材剧的沉寂状况。它不仅以良好的收视效果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而且受到业内人员广泛好评。
这部戏以20世纪民国初年直到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南湘西的湘商故事,展现了一代洪商在历史剧变中的经商理念和家国情怀,热情讴歌了湘商的民族大义精神,涵盖的是中华民族那种可歌可泣的侠肝义胆和铁骨柔肠,表现了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关头敢于担当英勇无前的大无畏精神。通过一部戏,讲述了中国老百姓喜爱的属于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可以说,在相当一个时期以来,这是一部非常难得一见的撼人心魄的优秀之作。这部剧,自一开播,据说首先在湖南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视场景,其次随着央视热播的加温,在全国各地都受到普遍关注和广泛热评。
一部表现民国初年的题材剧,之所以受到观众的普遍好评,并不是什么一个时期被公知们热捧的什么“民国范儿”和一些人对“民国史”带有虚无成分的违背史实的追捧,而是因为《一代洪商》讴歌了创造历史的伟大的人民。《一代洪商》所表现的历史,是历史发生剧变的时代,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大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这样一个风云剧变的时代,备受帝国主义和封建王朝压榨太久的中国人民,也在酝酿和呼唤着变革和创新。这部戏以湘西小作坊类的工商业者为一个很小的视角,以被称为那个时代战略物资的湘西“洪油”为叙事脉络,以湘西的洪江古城为背景,从一桶“清代底油”切入叙事,用真实史料为戏剧框架,讲述了刘杨两家的百年老油号,在奸商、军阀、日谍、土匪的压榨和国民党势力互相勾结造成迫害的历史大背景下,写了三代人的恩怨情仇,史诗般的展现了湘西“洪油商人”群体在历史剧变中的经商理念和家国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