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眸:电影《游击战》剧本创作汇报


  摘要:电影《游击战》的创作内涵;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毛主席独创抗日游击战战略和人民战争思想理论救中国,图新生;《游击战》的创作目的不是为了票房赚钱,更不是为有钱人娱乐;《游击战》的创作意在探索回归毛主席文艺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正确方向。

庆祝肃宁解放八十周年暨电影剧本游击战研讨会

游击战创作汇报

于永昌(笔名天眸)

  新年伊始,我带着墨迹未干的电影剧本《游击战》来开“庆祝肃宁解放八十周年暨电影剧本《游击战》研讨会”,激动的心潮汹涌澎湃,这是很有意义的一天,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农历11月22日11时,我来到人世间,来到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冀中农村贫农家庭,我的身份证上的生日是12月5日,那是我做为人民公社社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日子,做为生日写到身份证上,我把党来比母亲。今七十有一,人老心未老,去年写了个《游击战》,三易其稿,意犹未尽。这个题材不算小,咱们国家,咱们河北的编剧如云,按说轮不到我无名小卒头上,我看还无人涉足这个题材,便自我积极地拿起笔来一试,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研讨会抛砖引玉。以这样的万式,纪念肃宁解放八十周年!

  我写的《游击战》梗概:“七七事变”,毛主席力排众议,从“抗大”学员中挑选出河北籍的红军团长孟庆山做为中央特派员,只身潜入即将沦陷的冀中平原腹地,在白洋淀南北冯村开办党员干部军事训练班,传授毛主席抗日游击战战略理论,进行体能、战术。地形、新战法等训练,为创建河北游击军培训排、连、营、团级干部。抢在日寇攻占保定前,宣布河北游击军正式成立。中共第一面华北抗日旗帜在孟仲峰村树起,迎头痛击踏入冀中的日寇,马本斋率领的回民义勇队、博野张仲瀚组建的河北民军、饶阳徐佩坚和周边各路抗日武装纷纷投奔到河北游击军旗下,游击军在战斗中不断壮大,司令部的所在地肃宁,军民团结如一人,日军望而生畏不敢轻易来犯,游击军从而有了比较坚实的立足之地,成了远近闻名的“红都”、“小延安”,迅猛发展为十万大军,在千里大平原,展开游击战,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他们在肃宁鸽子洼发兵两万,用起花炮打跑了河间山本联队的捷报传到延安,为毛主席决策和开写《论持久战》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依据参考。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战例,诠释了毛主席的抗日游击战略和人民战争理论,先后开辟出冀中51个县,近千万人口的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并存,半年内迅速扭转了因国民党退走而造成的战争颓势,中国共产党由此争取到民族革命战争领导权挥师东进。

查看余下5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