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评电影《绝地重生》:再现毛主席战争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
再现毛主席战争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
——评电影《绝地重生》
陈先义
1960年5月,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时,盛赞毛泽东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说毛主席指挥的这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历史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毛主席却笑笑说:“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
毛主席为何把四渡赤水作为自己战争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因为这场战役是创造性展示毛泽东灵活机动指挥作战的经典,也是中央红军“绝地重生”的一场极为重要的战役。四渡赤水是中央红军以三万余兵力对阵国民党军40万大军的运动战。在贵州、四川、云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当时中央红军被国民党军重重包围,在身处险境的极其困难情况下,红军在遵义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毛泽东的英明指挥下,红军从不利战局寻找有利因素,化被动为主动,最终顺利强渡金沙江,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电影《绝地重生》就十分细腻地艺术再现了四渡赤水的整个过程。作品以我党我军历史上著名的遵义会议为开端,首先再现了红军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决定改组党中央领导核心,由此中国革命发生重大转折,作品真实还原了红军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绝处重生的历史场景。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最为根本的是要遵守历史真实,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毛主席之所以把四渡赤水作为他战争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就在于这场战役不仅是决定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之战,而且毛主席在战役过程中的每一个决策,都堪称是战争指挥的绝妙之笔。
电影《绝地重生》准确地表现了毛主席在关键时刻伟大决策的历史作用。遵义会议毛泽东主席重新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重新进入党中央决策层。遵义会议之后,红军便一渡赤水,这一下子就展示了毛主席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决策能力和战术创新思想。后来,红军到了被称为“鸡鸣三省”的威信县水田寨花房子、大河滩、扎西镇等地,在此连续召开会议。电影非常详尽的描述了这些会议的过程。扎西会议通过了遵义会议决议,改选张闻天为中国共产党总负责人,毛泽东重新确立了军事指挥权。接着在毛泽东的精确指挥下,又二渡赤水、三渡赤水,这集中体现了红军在毛泽东的英明指挥下,所展示的智慧和勇气,这对于成功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继续推进长征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四渡赤水的行动展现了毛泽东作为伟大军事家的非凡胆略,不仅巩固了他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也极大地提升了红军指战员的士气和信心,对中国革命史产生了深远的重大影响。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