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莫言谈谈“文学即人学”

2023-09-19
作者: 颂明 来源: 红歌会网

  “文学即人学”是高尔基提出的文学观点。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然而,莫言却把这句话当成了粉饰自己的标签和招牌。莫言说自己是站在人的立场来写作的,莫言的作品是“超越党派,超越阶级,超越政治,超越国界”的,于是莫言就强占了“人类道德制高点“把自己封神了,却把“文学即人学”的文学观点给彻底歪曲了,糟践了。

  “文学即人学”,本来的意思是文学是研究人、表现人的一门艺术。

  就“人”而言,只有具体的人而没有抽象的人。具体的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处于特定的纷繁利益冲突与情感纠葛之中;人物在其自身的性格、修养、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情感特征的基础上对环境及利益冲突做出各种反应的言行,就构成了这个人的具体“人性”或者说“人格”。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出这个人性(人格),就是塑造形象。塑造形象是文学的永恒目标。

  在环境和利益冲突、情感纠葛中发展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质。这就是文学创作的过程,也就是“文学即人学”的内涵。

  由于“具体的人”必定有自己的民族、利益诉求和信仰、价值观,因此人物是无法脱离其民族属性和利益属性的。所谓的“四超越”在实际的文学创作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由于人类社会始终是在各种利益冲突、民族(种族)冲突中运动发展的,任何利益集团都必然要利用文学来鼓吹自己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抨击对立利益集团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因此,文学的工具性是无可置疑的。比如,在我国全民抗战时期,民族文学就必定为全民抗战服务。而反对抗战、鼓吹投降论的文学必定遭到全民的唾弃。世界上所有进步文学无不是在表现人民解放、民族独立而抗击侵略、反对独裁、殖民的斗争。

  文学是要关照现实的。根据现实的利益冲突、情感纠结塑造人物就叫“形象丰满“。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总是通过人物形象来揭示现实的社会矛盾引起人们思考的。

  写历史题材也必须忠于基本的历史事实,人物性格发展必定是当时社会利益冲突以及人物自身情感特征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这就是美学逻辑。符合美学逻辑的形象就真实。

  莫言说他的文学是“四超越”的。可是,谁能说出莫言小说有哪一篇不是充满政治喧嚣呢?把土改专家塑造成在老百姓面前滥发淫威的劣绅形象,让爷爷瞄准土八路扣动扳机,把武工队长写成睡人家18岁大姑娘,武工队用行刑队滥杀无辜……这都有什么历史背景的依据吗?人物性格的发展有其内在必然联系吗?

  用口号来粉饰自己以标榜自己的“伟大“,用标签化方法捏造形象以发泄自己的政治情绪;莫言的小说其实并没有形象只有”莫言”自己的形象。莫言通过他的作品把莫言栩栩如生地展示给了世人及后人。这就是莫言文学的意义所在。

  2023年9月18日星期一

  【文/颂明,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