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幸福来敲门》:美国不是冷战的胜利者,而是冷战的幸存者
《当幸福来敲门》是非常出名的励志片。这部电影是根据美国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的真人真事改编的。
这部电影也把我们全家看哭了,但眼泪擦干之后,作为历史系学生的理性又重新占领高地了,抛开励志的情节,我想研究克里斯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如此的穷人成千上万,怎么就他成功了呢?
为什么克里斯可以成功,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还在每天晚上在收容所前排队?是努力,还是机遇?我认为都不是。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电影。
当年的美国,处于越战影响的黑色旋涡中,正是全美经济极度低迷的时候。
这是电影没告诉你的真相:美国不是冷战的胜利者,而是冷战的幸存者.如果苏联不崩溃的话,有可能就是美国崩溃了。
失业率大约在百分之40左右,这一数字足以令人恐惧,全国快一半的人是没有工作的。除了失业率高到离谱之外,当时美国还有着将近800亿美元的债务。
整个社会都处于黑暗之中,仿佛看不见光明。
而克里斯便是在这么一个大时代下,疲于奔命的推销员。
男主角克里斯就是美国百万穷困潦倒的失业者中的一员。
其实克里斯是很有想法的。之前他投资了大量资金推销那些先进领先的医学设备,但是时机不对市场不接受,如果换作是在疫情的今天,说不定他早成了百万富翁。
由于行业选择错误,如今他欠下了大笔的债务,甚至连房租都付不起。妻子远走他方,他只能带着儿子租住在一间小房子里,每天提着40多斤重的医疗器械游走推销。
这样的生活是没有希望的,克里斯决心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俗谚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选择行业的重要性,从李斯老鼠哲学中可见一斑。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
厕所里的老鼠难道不勤奋不辛苦吗?同样是老鼠,只因为舞台与环境的不同,居然有如此大的反差。
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克里斯虽然也给儿子鸡汤,但他知道,要成为有钱人,只能请教有钱人,光喝鸡汤是不够的。于是克里斯向一个开着豪车的问,他是怎么过上这种生活的。
对方告诉克里斯:我是一名股票经纪人。
是的,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打工人永远不能成为资本家,一个工人工作五十年,一个钱都不花,也还没有足够的钱成为资本家。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早已盖棺论定了的(有兴趣的请读《论住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