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周:实现民族复兴须砸碎奴役人民的精神枷锁


  文化自信决非来自于虚幻天国的自我陶醉,决非让虚无的玄冥之神主宰现实人们的思想、精神,而应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在现实世界里通过对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注入新时代文化活力所于广大人民心中油然产生的对民族文化的无上自信和自豪。精神层面的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根本性标志,否则,无论经济建设取得多大成就,都只能是无本之木。

1.webp (4).jpg

  一

  170多年前,马克思在其著名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以其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基于辩证唯物哲学观、历史观和对人性与阶级的深刻洞察力,向禁锢欧洲民众思想、奴役人们精神的宗教敲响大吕黄钟。

  “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就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宗教批判使人摆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摆脱了幻想,具有理性的人来思想,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性;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旋转。”

  “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

  在16—17世纪的欧洲,奴隶主及宗教僧侣制度下的基层人民,被彼岸世界——多来自统治阶级杜撰的天国的精神锁链,牢牢地缚在受奴隶主和僧侣奴役的卑贱悲惨的屈辱柱上,直至18世纪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各国人民风起云涌掀起反抗压迫、争取平等自由的大革命,进入19世纪后,它以马克思系列向旧的奴隶主和僧侣制度开火的檄文为中坚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为引领,以历史发展唯物辩证法,以建立在现实社会制度上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财富分配及继之兴起的阶级矛盾的铁的实事,敲响中世纪腐朽的奴隶主和僧侣统治制度的丧钟,一个新的人类理想社会——消灭一切不平等现象的自由、平等、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成为人类为之奋斗的崭新的现实的幸福的神圣目标。

  二

  革命的首要任务,就是砸碎千百年来统治阶级强加在人民精神上的宗法枷锁。只有人民思想与精神解放,才能唤醒蒙蔽的理性,沉睡的激情,才能激发人民为追求现实的幸福行动的活力。

  “谬误在天国的申辩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陷入了窘境。”

查看余下8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