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钱,但我不爱钱,我爱国”
“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他在辛亥爆发的那年出生,那时的他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想要贡献自己的力量,来帮助我们的国家变得强大。
他去美国求学,科学救国是他生不变的理想。留在美国,他也许辈子可以享尽荣华富贵,飞黄腾达。可在他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自己的所学,不是用在别的国家,而是用在自己的祖国。
他的头衔有很多,他是航空工程硕士,航空、数学博士,他是加州理工大学的杰出校友”,他是中国航天之父”中国之父”火箭之王”和两弹星”元勋。他的成就影响了中美两国,乃至整个世界。但他最在意的还是镌刻在心中的那两个字——中国”。
2018年10月31日,是钱学森逝世9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无比怀念他。
今天,他是我们的头条!
“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
说到钱学森,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他是位伟大的科学家。但是至于伟大到什么程度,可能很多人说不上来。
其实,早在二战结束时,他在美国就已经是领域神人”顶尖天才”,犹如传奇般的存在,曾在五角大楼自由出入达8年之久。
2009年钱学森逝世,美国媒体报道了他逝世的,直接称他曾经奠基了美国的航天业。美国的登陆月球、远征火星的NASA,很多东西都是他奠基的。在他诞辰时,特斯拉公司创始人名下的火箭公司SpaceX,发出推特,祝这位NASAJPL的创始人生日快乐!
就是这样个人,在美国的20年时间里,直坚持保留着中国国籍。他从来没有向美国保险投过分钱。他说:我从1935年去美国,1955年回国,在美国待了整整20年。这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日后回到祖国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得知新中国成立的后,钱学森相继辞去了在美国所有的职务,开始准备回国。
那是20世纪50年代,面对穷二白的新中国,钱学森为了回国放弃的是:每月2000美元的讲师薪资、每月1600美元的研究所工资、每年5万美元的科研奖金、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的身份以及美国绿卡。他曾幽默地说道: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然而,谁曾想到,回国的路如此艰难。美国海军次长金贝儿甚至直接打电话给:他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至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回红色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