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城东人民围海造田纪念堂”开堂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城东人民围海造田纪念堂”今开堂
新城繁华地 36年沧海桑田
36年前的一大片滩涂,现在已崛起一座新城
纪念堂内陈列着当时围海的工具
N厝边记者 李秋云
谢明飞 文/图
当你坐在泉州海峡体育中心看刘德华演唱会,当你开车行驶在开阔的安吉路上,当你望着大路两旁一天天崛起的高楼,你可曾想过,这片土地,曾经是一片沧海?
是的,若不是偶尔听老人提起,没多少年轻人会知道,雏形已现的泉州城东新城,36前曾是大片大片荒芜的滩涂,这里的人们因为耕地稀少,连“地瓜渣饼”也不够吃,直到围海造田,新增加了近9000亩田地,饭碗里才多了香喷喷的白米饭……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今天,“城东人民围海造田纪念堂”将开堂,为了铭记围海造田的那段岁月,也为了不忘那艰苦奋斗的精气神。
望洋兴叹: 地瓜渣饼都不够分
纪念堂位于庄任社区,占地300平方米左右,是林敏捷老人自家的宅基地。纪念堂内,墙壁上挂着一些珍贵的老照片,正厅右侧的房间,陈列着锄头、镐头、畚箕等老旧农具,还有一辆笨重的板车。
陈列品中,一个小袋子里装着一块块鹅卵石状的硬物,闻起来有一股霉酸味,用手一摸,还会掉渣。“这是地瓜渣饼,1975年以前,这里的人就吃这个。”在座的六位老人,个个对此印象深刻,都抢着说。
“前一个晚上要用水泡,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起来用手把渣饼推碎,才能下水煮。一捧下去煮一大锅,猪、狗、人都吃这一锅。”一位老人不由地比划起来,他说,煮出来的东西稀得很,都能照见人影。旁边另一位老人补了一句,“就连这个,口粮也都不够啊,要到惠安去买回来分”。
当时的城东公社,下辖19个生产大队、41个自然村,从地理上说,包括今天的城东街道、华大街道和洛江万安街道。全社有三万两千余人,耕地面积却只有17000亩,每人平均不到5分地,贫瘠的山地丘陵又占去一部分,剩下能生产粮食的,少之又少。除此之外,就是5万多亩的滩涂海地,大家只能饿着肚子,望洋兴叹。“当时的党委书记朱赞成,看着这里的人吃渣饼,心酸得满眼含泪。”72岁的林敏捷和长他4岁的林国连,当时一起任公社党委副书记。为解决吃饭问题,朱赞成提出了“围海造田”,不惜一切劳苦,“向海要地”。
围海造田:
改变城东的两道堤
从1970年秋北堤开工,到1974年底南堤合龙,改变城东历史的两道堤岸,耗时4年多。几乎整个公社的人都投入了这项工程,也都成了这段岁月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