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革命者是如何做“骆驼祥子”工作的

2024-12-19 973 1
作者: 武光 来源: 深耕纪

  本文是革命老人武光著作《冬夜战歌》节选。武光16岁就当上了国民党县党部执行委员和宣传部长,却毅然放弃“大好前程”和优越生活,在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中走上革命道路。1930年组织上派武光去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北平拉洋车,并以此为职业掩护,开展洋车夫工作,本文记录了这段革命经历。

  武光老人不仅是革命先行者,也是继续革命践行者。冬夜苦奋斗,争得春光来。斯人已逝,精神长存!

  文 | 武光

  参加红色革命互济会后,组织上决定派我去拉洋车,以此为职业掩护,开展洋车夫工作。

  当时,互济会的负责同志对我说,在北平产业工人很少,洋车夫倒有好几万。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压迫最深,反抗性最强,对革命来说,在劳苦大众中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党历来重视洋车夫工作,曾在洋车夫中发展过组织,建立过党、团支部,还组织过赤色洋车夫工会。1929年10月,在党的领导下,北平几万名洋车夫举行过罢工,不幸惨遭国民党政府的镇压。许多洋车夫被捕、被逐,有的被杀,党在洋车夫中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急需派人去重新开展工作,发展组织。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

  他还说,对于像我这样稚嫩的小青年来说,这可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拉洋车不仅是又苦又累,还常受警察的欺侮打骂,遭市民们的白眼。因此,去做洋车夫工作必须忍辱负重,为革命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

  最后,他让我好好想一想再答复他。我说:“我早就考虑好了,怕苦、怕累、怕死我就不来北平找组织了。只要革命工作需要,叫干什么我都愿意。”

  当洋车夫困难是很多的,一要有铺保,才能在洋车场租上车;二要有家眷,才能在街道上租到住房,到派出所报上户口。铺保、家眷我都没有。后来总算找到一个洋车夫同志给我做保,勉强在西南城角太平湖附近的一家车场租到一辆破车。家眷问题则无法解决。最后,我只得以北京大学学生的名义在辟才胡同租了一小间民房住下,到公安派出所报了户口。这样一来,我就不得不“一身二任”,既当洋车夫,又充大学生了。

  我的新居位于西城辟才胡同一家临街的成衣铺后院,是一间极简陋的斗室。我每次出入都要经过成衣铺的门面,颇为不便。然而小后院却还僻静,除了我租住的那间小屋,仅在东南角有另一间小屋,不常住人。

  我把自己的小屋布置成典型的“不正经”穷大学生寓所的样子。桌上摊放着讲义和几本应景的书籍、用具,床上铺着极简单的被褥。为着迷惑敌人,墙上贴一些性感的书画和女电影明星的照片,枕头底下还放上几本见不得人的“黄色书刊”。

查看余下9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一篇很朴实的文章,展现了共产党人深入劳苦大众进行扎实工作的情形。这才是真正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