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女儿在父亲墓碑前的真心话:请毛主席他把贪官都带走
编者按: 借此转发一遍好文,这是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119团1营1连炮排排长陈克元烈士女儿在麻栗坡烈士陵园,在她父亲墓碑前的话语,凡是参加过那场战争的人,读后都会以泪洗面,感慨万千。
亲爱的爸爸:
我是你的女儿娟娟,您看到我了吗?
从小我就知道,我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因为,我没有爸爸。母亲说,爸爸在很远的地方工作,所以不能回来陪我。时间长了,我便不再问,只知道那个照片里的人,就是爸爸。
稍大一点以后,我渐渐从大人们的口中知道了您的事。爷爷奶奶家在乡下一个小村子里,假期里我都会和妈妈去。低矮的土坯房正墙上挂着您的照片和一些表彰的文件,写着追记三等功、烈士等等。奶奶每次说起您都会泣不成声,而爷爷则一言不发,只是不停地吸着呛人的旱烟。爷爷奶奶对我很好,我是您唯一的亲骨肉,每天吃饭的时候我总能在碗底找到一个鸡蛋或一些肉片,让表哥表姐他们很是眼馋。爷爷奶奶在去赶集的时候,常常掏出衣兜里被手帕包裹了一层又一层的零钱,给我买糖吃。而那时的我,竟不知道那是他们一分一毛辛苦攒下来的。为了省钱,到几公里外的地方赶集,他们来回都是走着,从不乱花一分钱,而我就趴在爷爷的背上……对于两个几乎没有劳动力的老人,每月靠几十块钱的抚恤金,只能是杯水车薪。
奶奶每年清明时节来临时,总是唠叨着要去麻栗坡烈士陵园看望您,但苦于没有足够的路费一直没有成行。最终奶奶哭瞎了双眼,离我们而去了。从此,爷爷也更加沉默不语。
如今,记忆中温暖的土坯房已坍塌,爷爷奶奶也都故去。亲爱的爸爸,这些您都知道吗?您和爷爷奶奶会在天国看着我的,对吗? 我的小学是在宜良和河口两个地方上完的,毕业时以全年级第一的成绩升入了宜良县一中。母亲迫于生计,奔波于两地之间,无暇顾及到我,我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中午在学校食堂打饭,晚上回家泡方便面,自己参加自己的家长会,打雷的时候一个人躲在被子里瑟瑟发抖。
亲爱的爸爸,还记得那一年,我12岁,在纪念老山作战胜利15周年时,您生前战友们接我和妈妈去参加了祭拜。回来不久,经人介绍母亲又结婚了,继父是您河口原部队的战友,是他接纳了牺牲丈夫的妻子。很多时候我想要去烈士陵园看看你,可是我不知道麻栗坡在哪里?固执地在初中毕业后报考了技工学校。本以为可以学到一技之长独立生活,可现实却是年龄小没经验处处碰壁。无奈回家打了一段时间零工。
征兵了,我满怀信心地在妈妈的陪伴下,进行各项身体体检,最后也没当上兵。后来才知道那年头,女兵不送点好处意思意思,是当不上的。可这意思太重了,爸爸,您知道吗?要五万块钱呀,对于我这样烈士的家庭来说,那是一个天文数字……第二年部队又派人来找母亲,母亲又亲自到省军区去问,名额到了县上我同样被告诉除非交钱走人,母亲愤怒地与征兵的人吵闹了一番,并也讲明了我是烈士唯一的后人,介绍了我的爸爸在老山作战中牺牲了,结果最后我还是没有当上兵!那时,我常常会想,如果父亲还在,我也许也能穿上那身耀眼的军装吧?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