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乡村振兴资金来源的思路

2022-11-22 1430 0
作者: 张宝贵 来源: 红歌会网

  在四个现代化中,农业现代化是短板,是软肋,是热点、难点和疑点,是最为艰巨的历史重任。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英明决策,是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英明决策,是富民强国的一个长期战略。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资金需求量很大越来越大,资金不足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难题,成为振兴乡村振兴进程的一个瓶颈问题。

  近年来,乡村振兴投入“一多”“两少”“三难”状况相当普遍。

  “一多”是国家投资乡村振兴发展资金多。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乡村振兴,各项拨付资金、扶持资金、补贴资金越来越多。

  “两少”是省市区县乡镇街道政府投资乡村振兴资金少、村组集体投资乡村振兴资金少。由于有些省市区县乡镇街道领导不重视乡村振兴,政府预算乡村振兴支出往往随意化比例小;由于有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经济困难,政府预算乡村振兴支出陷于无米之炊许空愿的困境;由于相当部分农村村组集体经济薄弱“空壳化”,村组集体投资乡村振兴有心无力。

  “三难”是乡村振兴贷款难、乡村振兴借款难、乡村振兴筹资难。

  乡村振兴贷款难。银行、信用社贷款门槛高手续繁杂流程慢,农民和各种专业户、各种农业规模生产经营实体很难及时贷款,直接影响生产经营和效益。

  全国十佳农民、陕西长丰现代农业托管公司董事长薛拓,2008年秋创造土地托管10多年来,10年间都是借高利贷维持生产经营,种养加大户和农业企业从银行和信用社贷款的难度可见一斑。

  乡村振兴借款难。社会小额贷款和民间借贷利率普遍高达20%以上,有些“驴打滚”高利贷本息翻番高的吓人。致使众多有意投资经营农业的个人和企业望而却步,致使有的靠高利贷借款维持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户和规模生产经营实体效益大打折扣,致使高利贷纠纷众多甚至引发刑事案件。

  乡村振兴筹资难。由于资金困难,有的农业工程项目被迫缩水、有的农业工程项目被迫拖延。

  乡村振兴资金“一多”“两少”“三难”状况,是乡村振兴一个突出问题,是制约乡村振兴进程的一个瓶颈问题。

  怎样解决乡村振兴资金短缺问题?

  多方呼吁银行、信用社降低贷款门槛方便贷款的呼声强烈。

  其实,乡村振兴资金短缺有银行、信用社的原因,更有社会原因和体制原因。解决乡村振兴资金短缺问题,必须坚持金融体制改革和社会重视各界齐心合力方可根本解决问题。

  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国家主要靠统购统销农产品和工农产品的剪刀差,建立起国家基本经济体系。上世纪捌玖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国家主要靠廉价农民工和土地增值收入搞城镇化。党的十八大后,国家主要靠土地增值收入搞现代化。

查看余下8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