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论生态农业的边界、科学原理与应用技术(之一)


  人民日报主管的学术刊物《学术前沿》 2019年10月20日 179期第6-14页发表笔者关于生态农业 的新观点,下面分期转发如下(发表时有删减,此处为原文):

  摘要

  生态农业对于环境保护、维护生物多样和人类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生态农业概念不清,没有认真总结生态农业科学原理与技术,造成了对生态农业的严重误解,决策者不能旗帜鲜明地发展生态农业,任由市场调节。很多非生态农业产品打着生态农业的旗号大行其道,造成了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不信任,严重阻碍了生态农业发展。本文重新定义了生态农业概念,厘清了生态农业的边界,并提出了指导生态农业发展的5大理论体系与8大科学技术,为生态农业健康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生态农业;科学原理;应用技术;环境污染;食品安全

  1 引言

  长期以来,生态农业被认为是小众,只有少数人才能够享用,其实这是一个严重误区。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误解,是因为人们对生态农业的科技进步不了解、传统生态农业概念模糊、边界不清楚等。经历100多年发展,生态学日益成熟,在我国已经成为与数理化并列的一级学科,一些基本原理应用到农业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现代生态农业不仅突破了人们所担心的产量低问题,而且在环境保护、遏制气候变化、全民大健康工程、乡村振兴、城乡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环境与健康问题上,发挥着主导作用。

  生态农业,顾名思义农业生产方式是生态的,是在健康的生态环境之下,用健康的办法进行管理的农业,以种植谷物、油料作物、中草药、蔬菜、果树、烟草等经济作物和仿生态养殖为主。生态农业所需要的原料尽量就地取材,来自自然界,不用农药、农膜、植物生长添加剂和转基因种子,尽量不用或使用少量化肥而并满足植物对水、热、矿物质需求,其产量不低于或高于常规农田。生态农业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尤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自然生态平衡;在必要的时候用物理+生物方法控制虫害,不用化学农药灭杀;对于杂草,则采取机械处理与人工处理相结合的办法,尽量避免使用有害除草剂。生态农业不仅需要建构人与自然共生、循环关系,而且需要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边界不清楚,很多非生态农业的元素如农药、化肥、地膜、激素、反季节种植与养殖,都混在生态农业中,造成了概念混乱;由于对生态农业的可续原理不清楚,人们将生态农业简单等同于原始农业;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生态农业所使用的科学技术被忽略,转而使用现代化学农业技术。上述问题严重阻碍了生态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本文试就与生态农业相关的概念、边界、科学原理与应用技术等热点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查看余下4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