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乡村振兴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

2022-01-19 2097 1
作者: 温铁军 来源: “沧海之瓠”微信公众号

  乡村振兴是未来整个社会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在全球化挑战下,练好内功、强化发展动力的重要工作。我们必须走出新路,把沉默于乡村的数以百万亿的生态资产价值激活出来,变成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动力和保障,变成中国国内大循环的基本保障。

1.webp (39).jpg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

  1 乡村振兴是未来最重要的任务

  进入新世纪以来,乡村工作出现了几个重要的节点。

  首先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确立三农问题,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次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也是这一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5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方针。再一次就是今年,疫情影响下的全球化挑战,更凸显出乡村振兴是应对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压舱石。

  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乡村振兴是未来整个社会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在全球化挑战下,练好内功、强化发展动力的重要工作。在今天,振兴乡村是安全的发展方式,同时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最好的方式,所以,不论是观念上还是行动上,未来的工作,都要积极转向乡村振兴。

  2 乡村振兴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

  现在中国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工业产品的总量就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所以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这就是农村发展成为国家重中之重的由来。

  从这个过程看,进入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乡村建设不是停止了,而是被国家承担了。

  新时期又开始重新强调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一方面是中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一个新的阶段,不用再从农业提取积累了,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最近中央文件一再强调的去发展乡村,向乡村倾斜性投入各种各样的政策和优惠。

  这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练好内功,夯实基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战略,这个战略的基础是什么?乡村振兴。

  3 乡村建设行动要以人为本

  讲乡村建设行动的时候,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百年乡村建设的经验,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以人为本。

  乡村建设最初源起于张謇的南通实验,南通在地综合发展的时候是村落主义。其中最值得高度关注的是如何把人的因素调动起来,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农民成为乡村建设行动的受益者,农民才能成为参与的主体。

  2021年写在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强调了如何改善农村基本建设的条件,如何改善农村的居住条件,如何推进生态环境的建设,如何宜居,提出了各种各样建设的内容,以及县域综合发展。

  百年乡建,寻源上溯至十九世纪末,中国工业化起步,并且第一次遭遇到挫败,那个时候恰恰是乡村建设变成了一个应对洋务运动工业化挫败危机的方式,开始了以村落主义的乡村建设,以在地化的综合发展来改变原有发展模式的努力。

查看余下7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