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不可一刀切,春耕不仅关乎农民生存,更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近期各地的疫.情层出不穷,先是魔都,又是帝都,一会儿这里静默了,一会儿那里静默了。当春耕春管遇上疫.情,那就真成了农民的痛。

  5月14日,一位农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给邯郸市磁县县委书记留言,咨询“春耕春管”能否办通行证。

  5月15日,该县县委办公室社情民意回应说,“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全县全域必须保持静默状态,民众必须做到足不出户。目前还不能办理通行证。”

  5月16日,“领导留言板”又收到了农民的回复,称其“春耕春管工作已由镇政府和村委会帮忙解决”。

  短短一天之内,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您说这是为什么呢?

  从公开报道发现,5月份以来,磁县曾在全县开展多轮预防性核酸检测工作,结果均为阴性。11日,磁县新增2例无症状感染者,但都是在隔离点发现,也就是说社会面传播的风险极低。

  可5月9日,磁县发布通知,决定从即日起对全县实行封控管理。

  如此大规模的禁止民众出户,是不是存在过度防疫呢?

  河北是中国的产粮大省之一,该农民所在县又是冬小麦的重要产区。数据表明,该县的冬小麦年均播种面积在21万亩左右,年均产量接近9万吨,也就是1.8亿斤。

  在农民春耕春管的关键节点,地方却以防疫为由层层加码,违背了精准防疫的政策,一刀切地不允许农民下地耕种,是何道理?

  这背后反映的恰恰是地方某些人的懒政,以及没有把民生放在首位,把农民生存的问题放在首位,把全国人民吃饭的问题放在首位。

  只知道防疫,却忘了吃饭,这是本末倒置,是一种只顾乌纱帽,只顾眼前一时利益的短视行为。人什么问题最大,就是吃饭。不让农民春耕就无法秋收粮食,那请问农民吃什么?包括地方某些人吃什么?全国人民吃什么?

  当然,我并不是要拿粮食安全压倒防疫,而是说在防疫的大环境下如何能做到更好的保障粮食安全。

  此前疫情形势更为严峻的吉林,在防疫的关键时刻,仍然按照“应放尽放、应返尽返、应管尽管”的原则,做到不误农时,让农民返乡种地,参加春耕生产。

  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们国家2013年就提出了18亿亩粮食红线,可直到今天某些地方还没有绷紧这根弦。

  当然,值得表扬的是,在舆论发酵之后,虽然依旧没有给该农民办春耕通行证,但该农民100亩小麦的灌溉已经由镇村干部组织人全面完成,这是个相当大的工作量却能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不得不为基层的人员点赞。

  可同时,令人忧心的是,遇到春耕难题的肯定不止这一位农民,从官方数字显示,磁县2021年耕地保有量未41.74万亩,如此庞大的范围恐怕不是基层人员集中突击就能干完的。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