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把残疾人证当成谋财工具?

2024-04-08 1186 2
作者: 记者 来源: 央视网

  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国家推出残疾人保障金制度,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企事业单位向政府缴纳资金。但一些个人和劳务中介公司,把残疾人证变成谋财的工具,做成了一桩生意。

  记者在多地采访,揭开用残疾证生财的真相。
 

  01

  残疾人无需到岗也能领工资

  虚假用工背后暗藏猫腻
 

  成都的盲人按摩师徐师傅每月从微信上收到五六百元的工资,但公司的名称、具体位置、主要业务,他都一无所知。他要做的,就是出让、借出自己的残疾人证,虚假地承认自己是这家公司聘用的残疾人员工。

图片

  联系徐师傅的是当地的一家劳务中介公司,记者以为残疾人找工作为由,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对方询问了残疾人的年龄、性别等信息,并表示男性残疾人有机会得到这样的“工作”。

图片

  在与多地的残疾人群体交流后,记者发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张师傅患有二级视障,经人介绍,2023年3月20日开始任职于一家名为贝壳科技服务的公司,从2023年4月起,他每个月都能收到2000多元的工资薪金。但张师傅也告诉记者,自己收到的2300元工资,需要再转给介绍工作的人1700元,自己只留600元。

图片

  沟通中,这些残疾人群体都指出,工资汇入残疾人银行卡后,残疾人每月必须取出一大部分,交给介绍工作的人力中介公司。中介和残疾人全流程不见面,完全依托网络。

图片

  根据劳务中介公司人员透露,企业之所以录用残疾人,主要是为减免“残保金”。“残保金”全称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图片

  根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保障金是为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资金。”

图片

  举报人介绍,一些企业认为残保金数额高,但企业又没有管理残障员工的实际经验,他们并不想真实录用和使用残疾人。

  同时举报人向记者透露,企业一般不会和残疾人直接联系,而是通过像按摩店老板这样的残疾人“头头”。为了规避风险,残疾人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还会被要求签一份日期空白的离职申请,方便企业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提前将该残障员工裁员。

图片
 

  02

  中介知法违法

  “残疾人证挂靠”有利可图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关于残疾人就业内容的评论区,存在大量“挂靠”内容。

图片

  在记者加入的名为“残疾人居家就业服务信息群”的微信群里,一些招聘信息内容极其简短,但格外显眼。

图片

  在一个“中高提成盲人按摩群”里,记者看到,有人直接发出了“需要一批残疾证挂靠”的信息,“挂靠”究竟是什么意思?

查看余下5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严惩黑中介
0条回复
轮椅才是残疾人的最大受益者。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