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来过”——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
“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这段话据说是古巴前革命领导人切·格瓦拉在牺牲前留下的。
1928年,切·格瓦拉出生于阿根廷一个富裕家庭;1957年,他为了穷苦人的利益抛弃了个人职业,跟随卡斯特罗潜回古巴,经过两年艰苦的游击战争,推翻了亲美的独裁政权。
毛主席的游击战和人民战争思想对古巴革命和切·格瓦拉本人影响巨大。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次年11月,格瓦拉就率领古巴革命政府经济代表团访问中国,他向中方提出的一个请求就是希望获得毛主席接见。
11月19日下午,毛主席与年轻的格瓦拉在中南海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深入交流。鲜为人知的是,其间格瓦拉还曾向毛主席请教如果出现修正主义怎么办的问题。
1964年,中苏矛盾升级,刚刚经历了导弹危机的古巴被迫全面倒向苏联,切·格瓦拉开场就批评苏联是“修正主义”,与卡斯特罗渐行渐远。
次年,切·格瓦拉辞去了他在古巴的一切职务,在给卡斯特罗留下一封饱含深情的告别信后,到第三世界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游击战争;1967年在玻利维亚被捕,继而被残忍杀害。
古巴革命的胜利之所以没有在玻利维亚重演,格瓦拉犯了两个致命错误:一是这样的“革命”缺少群众基础,仅仅从外面输入革命不大现实;二是格瓦拉还忽视了他同毛主席谈话时已经明确的一个情况,即在其他拉美国家进行革命,美国和其他势力会来干涉。毛主席在阐述他的“纸老虎”观点时还特别强调,在具体斗争中要把敌人看成“活的铁的真的老虎”,并“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采取适当的斗争形式”。
当然,格瓦拉“永不投降、继续革命”的伟大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的。
格瓦拉离开之后的古巴,并没有随着苏东剧变而轰然倒塌,尽管在90年代初,弹丸之地的古巴与朝鲜都遭遇了异常艰难的国际环境,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不健全——在一个国际共运凋零的时代,对社会主义的坚守是需要克服极其巨大的困难的,这得益于卡斯特罗独特的个人号召力。
当然,仅是对社会主义制度在形式上坚持,并不能说明格瓦拉向毛主席提出的“修正主义”的担忧全无道理。
今年2月以来,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孙子——桑德罗·卡斯特罗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的一段开着奔驰一边飙车一边口出狂言的“炫富”视频,引起了古巴人民的愤怒,要求彻查桑德罗·卡斯特罗的财务状况。
YouTube上专门从事反共宣传的“世界各地的古巴人”账号趁机制作了一条6分钟的视频,把卡斯特罗家的二代三代们奢华的生活方式一一展示在观众面前,评论区中人们批评道:“桑德罗和他的叔叔们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就像管理一个农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