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院士”樊代明,力挺中医的真相是什么?
樊院士作为“西医院士”,为什么力挺中医?现代医学发展之路走偏了,出路在何方?中医如何为医学发展贡献力量?
樊院士接受了《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回答明快犀利,富有感染力。
1、问:您是著名西医,但对中医理解很有深度,更是大力发展中医药、推进分级诊疗建设,在当今主流医学界并不多见。您为何如此力挺中医?
樊代明:其实,中医不用“挺”,它自己“挺”了几千年,我们需要好好去学。学中医不是否定西医;就像说西医好,一定不要随便说中医不好。
对此,我有四句话:一是在人类历史上,中医药学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强调和尊重;二是在世界医学领域中,中医药学已发展成唯一可与现代医学(西医药学)比肩的第二大医学体系;
三是中医药解决了很多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显示其不可替代性;四是中医药学必然成为未来医学发展和整合医学时代的主要贡献者。
2、问:如何理解这四句话?
樊代明:先看第一句话。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而屠呦呦研究员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是当今国际主流医学界对中医药学价值的认可,这种认可程度前所未有!
第二句话。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各种医学不断产生又不断消亡,唯有中医药学有完整的理论基础与临床体系,历经风雨不倒,不断发展完善,为中华民族繁衍壮大做出巨大贡献。
即使在西医占主导地位的当下,中医药依然以其显著疗效和独特魅力,在越来越多国家掀起了经久不息的“中医热”。甚至在有的领域,中医药学远远走在了现代医学的前面。
比如,对于顽固性腹泻,西医一直没有什么有效手段,直到近几年在国外兴起的用肠菌移植治疗法,才明显提升了疗效。而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医学典籍如《肘后方》《公众号:艾草医学》《黄帝内经》,甚至更早时期,即有记载“口服胎粪”等类似疗法。
再如,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生命力中午12点最强,夜里12点最弱。我年轻时当住院医生值夜班时就发现,半夜去世的病人最多。这不就是国际上已经认可的我们中医的“子午流注”么?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