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治波:如何让我国中成药大规模进入海外市场?

2022-02-09 2108 6
作者: 林治波 来源: 昆仑策网

1.webp (6).jpg

  目前,全世界以中药为主的草药市场销售额正以每年10%-20%左右的速度递增,前景十分乐观。但是,不容乐观的是,海外80%的中药市场份额已被日本、韩国占领,而中国的份额却只有可怜的5%左右。在中药专利方面,日韩利用我国的经典古方申请了全世界70%以上的专利,而我国拥有的专利权却只有0.3%。尤其是日本,仅仅从我国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方》中,就申请了210个古方专利。这意味着,如果我国也按照这些古方生产中成药,就必须向日本缴纳专利使用费。这种与我国作为中医药发源地地位极不相称、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形势极不相称的难堪局面,让许多中国人感到困惑不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匪夷所思的局面呢?

  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一个方面,这件事我国做得不好;另一方面,日韩做得比我们好。

  先说我国我国的医疗,由西医主导,中医受西医管理。西医不光是管中医,也管中药;不光是管中药的审批,也管中药的使用。西医处于领导和管理地位,他们理所当然地以西医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范畴来管理中医药。他们制定了《医药管理法》,用西药的标准来要求中药、分析中药、检测中药。因为中药几乎都是草药,而且是复方草药,根本无法通过西药的化学标准和成分界定。几十年下来,没有多少中药能够通过检测,即使通过也是药监部门高抬贵手,睁只眼闭只眼而勉强通过的。后来药监部门实行了国内药物标准,但中成药获批依然很难,数量稀少。即使获得国内审批,在欧美也不被认可。因为欧美各国不承认中成药是药,因为中成药与他们理解的化学药概念完全不同,不具备他们认可的所谓统一“科学”标准,所以我们的中成药很难进入海外注册药品市场。可以说,阻碍我国中成药占领国际市场的主因,就是我国对中成药的定位和检测方式不对。

  阻碍我国中成药进入国际市场的另一个原因,是中药安全问题。新加坡一个科研小组几年前曾经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过一篇文章,认为亚洲地区的肝癌、肾损伤高发与传统中成药之间存在关联,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马兜铃科草药中含有的马兜铃酸,可对肝肾造成损伤。此文在西方国家影响很大,马兜铃酸由此被西方乃至更多国家列为需要严控的中药安全指标。但我国中医界对此有不同看法,药监部门也未给予应有的重视,未对国内中成药生产提出相应的改进要求。其实,西药的毒副作用远远大于中成药,但西药开诚布公地将毒副作用加以标识,而中成药几乎不提及毒副作用,这种做法难以取信西方人,让他们认为中国制药者隐瞒药品的毒副作用。此外,我国中成药中的农药与重金属残留较多,这也影响了西方医疗机构对我国中成药的评价。

查看余下4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